彩色眼底照相:高清记录眼底黄斑病变

文章摘要: 彩色眼底照相是用来观察和记录眼底情况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将眼底图象以彩色照片的形式记录和保存下来。

 

眼底黄斑病变可引起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甚至是致盲等视功能障碍,且病变早期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等病变逐渐加重,出现明显的视力损伤时,即使进行治疗,多数患者都不能回归到患病前的视功能,只能保留残存视力,因此早期筛查和治疗在防止不可逆的视力下降中起到重要作用。而有助于早期发现黄斑病变的重要检查之一就是彩色眼底照相检查,其操作简便、成本相对低廉、检查时间短,能高清记录眼底黄斑病变,因此逐渐成为了眼科的常用检查手段。

image.png 

一、什么是彩色眼底照相

彩色眼底照相是用来观察和记录眼底情况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将眼底图象以彩色照片的形式记录和保存下来,有助于医生判断及跟踪分析眼底疾病的进展情况,便于医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以及复查方式。

二、彩色眼底照相适用范围

彩色眼底照相可用于常见眼底病的诊治,如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高度近视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其中,在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不仅可以早期筛查出病变,还能用于监测病情变化以及判断治疗效果。

三、彩色眼底照相前检查怎么做

彩色眼底照相前需要使用药物充分散大瞳孔,一般要求瞳孔直径大于等于5.5mm,散瞳时间为20-30分钟。散瞳的原因在于瞳孔的大小与进入眼内的光量有关,瞳孔太小会导致曝光不足,检查时周边就容易模糊不清,因此需要在检查前进行散瞳。

散瞳后受检者应端坐在眼底照相机前,下颌放在机器下颌托上,前额顶在固定圈上,然后眼睛盯住照相机中的视标,避免转动。相机对焦后会自动进行拍照,整个检查过程在15秒左右。

四、彩色眼底照相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彩色眼底照相检查需要散瞳处理,检查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畏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过度担心,可静息或在家属的搀扶下行走,避免开车,避免阳光直射,通常休息半天左右的时间,瞳孔就会自然恢复,不适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image.png 

五、彩色眼底照相的报告解读

检查完成后受检者会得到一张眼底“照片”,医生会根据这张照片判断是否存在眼底异常病变,如果发现有异常的改变,则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如发现黄斑部有病变,就需要进行黄斑部光相干断层成像检查确诊;发现视网膜上有大量的出血或渗出,就可能与高血压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需要进一步做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视乳头杯盘比扩大,就需要排除青光眼等。

怀疑存在黄斑病变或是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除了进行彩色眼底照相检查外,还可以遵医嘱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相干光断层成像、视网膜厚度检查仪、眼部超声等检查,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参考文献】

[1]徐鼎,张小虎,孙哲,刘晴雨,王方.彩色眼底照相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中的关联性研究[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3,31(08):779-782.

[2]张国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J].实用防盲技术,2011,6(02):68-75.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眼底黄斑水肿症状

症状中心视力缓慢减退,可有相对和绝对的中心暗点,眼底所见早期病变,在检验镜下基本正常,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弥散或消失,在病程中,视网膜水肿区,呈不同程度反光增强或绸缎样反光,视网膜增厚。眼底荧光造影,荧光造影对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最有价值,造影早期水肿区遮挡脉络膜,背景荧光故黄斑水肿范围内场较大的暗区、静脉区、黄斑区,毛细血管能见度增加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逐渐变得模糊且有染料渗漏,形成黄斑区强荧光。晚期黄斑水肿呈蜂窝状或囊状外观,囊壁视网膜厚薄不均匀,可见内部的蜂窝状分隔及血管暗影,有的小囊可以十分饱甚至形成裂孔。

眼睛黄斑水肿注意事项

引起黄斑区水肿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外伤引起的,患者常常表现为视物模糊,出现了这样的症状,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而且不要阳光直射眼睛,出门的时候要戴墨镜来预防黄斑区水肿的加重,而且要注意避免外伤,其次要多吃青菜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要多吃,对黄斑区水肿病变是有帮助的

黄斑水肿是什么引起的

黄斑水肿可能有多种原因所引起,年轻人主要是由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所引起的血管渗出而导致的黄斑水肿。中年人可能是由于视网膜的静脉阻塞,所引起的血管性的渗出而导致的黄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