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黄斑水肿的病因很多,确诊后应查找具体病因,并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黄斑水肿是眼科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是指眼底视网膜最敏感的黄斑区由于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等疾病引起了液体渗入,形成了黄斑水肿,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还会出现失明,所以早期诊治非常重要。但黄斑水肿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如何才能做到早期诊治呢?答案就是及时检查。
黄斑水肿的病理特征为黄斑部位的视网膜水肿,可合并蜂巢样的囊腔(黄斑囊样水肿),可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彩色眼底照相检查以及检眼镜检查等发现,因此建议怀疑自己出现了黄斑水肿,或有糖尿病、高血压、青光眼等疾病或家族史的人群,或是长期用眼过度、眼睛容易发炎、干燥、疲劳等人群,可定期到眼科进行眼部健康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以获得良好预后。
每种检查的侧重点不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其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黄斑水肿的程度和范围;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可显示黄斑区多处小的渗漏点,后期表现为荧光的积存,如同花瓣样;彩色眼底照相检查可以将眼底图象以彩色照片的形式记录和保存下来,有助于医生判断及跟踪分析眼底疾病的进展情况;检眼镜检查可以看清眼底结构,操作相对检查。
如果检查后确诊了黄斑水肿,就要查找具体病因,并根据病因采取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案,治疗原则如下:
1.炎症所致者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
2.视网膜血管病所致者,可采用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
3.玻璃体牵拉引起的黄斑水肿,可考虑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指征为:
1)持续黄斑水肿经光凝治疗后不消退,黄斑前玻璃体后皮质紧张收缩,对视网膜产生了牵拉;
2)DME(糖尿病黄斑水肿)黄斑区出现大量硬性渗出者(光凝效果一般不佳),可同时进行视网膜内界膜撕除以及视网膜光凝治疗。
4.病因不明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上述治疗后效果不佳,或是病人无法耐受的,可以选择玻璃体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制剂进行治疗,对多种病因所致黄斑水肿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多数患者单次注射效果不佳,需要进行多次注射。
黄斑水肿有复发的可能,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引起的黄斑水肿,复发率就更高,且预后较差,因此治疗后要做好随访复查,应做到:
1)病情平稳后至少每1~3月到眼科复诊一次;
2)由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引起的,应同时监测血压、血糖,并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避免大幅度波动;
3)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视力,避免视疲劳,长时间用眼或工作时,可每小时闭目休息五分钟。
【参考文献】
[1]王静波,李明翰主编. 糖尿病相关眼病问答[M]. 2014
[2]王雨生主编. 西京眼科临床工作手册[M].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