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黄斑水肿,多管齐下很重要!

文章摘要: 黄斑水肿的病因很多,确诊后应查找具体病因,并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黄斑水肿是眼科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是指眼底视网膜最敏感的黄斑区由于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等疾病引起了液体渗入,形成了黄斑水肿,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还会出现失明,所以早期诊治非常重要。但黄斑水肿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如何才能做到早期诊治呢?答案就是及时检查。

image.png 

黄斑水肿的病理特征为黄斑部位的视网膜水肿,可合并蜂巢样的囊腔(黄斑囊样水肿),可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彩色眼底照相检查以及检眼镜检查等发现,因此建议怀疑自己出现了黄斑水肿,或有糖尿病、高血压、青光眼等疾病或家族史的人群,或是长期用眼过度、眼睛容易发炎、干燥、疲劳等人群,可定期到眼科进行眼部健康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以获得良好预后。

每种检查的侧重点不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其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黄斑水肿的程度和范围;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可显示黄斑区多处小的渗漏点,后期表现为荧光的积存,如同花瓣样;彩色眼底照相检查可以将眼底图象以彩色照片的形式记录和保存下来,有助于医生判断及跟踪分析眼底疾病的进展情况;检眼镜检查可以看清眼底结构,操作相对检查。

image.png 

如果检查后确诊了黄斑水肿,就要查找具体病因,并根据病因采取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案,治疗原则如下:

1.炎症所致者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

2.视网膜血管病所致者,可采用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

3.玻璃体牵拉引起的黄斑水肿,可考虑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指征为:

1)持续黄斑水肿经光凝治疗后不消退,黄斑前玻璃体后皮质紧张收缩,对视网膜产生了牵拉;

2)DME(糖尿病黄斑水肿)黄斑区出现大量硬性渗出者(光凝效果一般不佳),可同时进行视网膜内界膜撕除以及视网膜光凝治疗。

4.病因不明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上述治疗后效果不佳,或是病人无法耐受的,可以选择玻璃体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制剂进行治疗,对多种病因所致黄斑水肿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多数患者单次注射效果不佳,需要进行多次注射。

黄斑水肿有复发的可能,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引起的黄斑水肿,复发率就更高,且预后较差,因此治疗后要做好随访复查,应做到:

1)病情平稳后至少每1~3月到眼科复诊一次;

2)由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引起的,应同时监测血压、血糖,并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避免大幅度波动;

3)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视力,避免视疲劳,长时间用眼或工作时,可每小时闭目休息五分钟。

  

 

【参考文献】

[1]王静波,李明翰主编. 糖尿病相关眼病问答[M]. 2014

[2]王雨生主编. 西京眼科临床工作手册[M]. 2012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眼底黄斑水肿症状

症状中心视力缓慢减退,可有相对和绝对的中心暗点,眼底所见早期病变,在检验镜下基本正常,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弥散或消失,在病程中,视网膜水肿区,呈不同程度反光增强或绸缎样反光,视网膜增厚。眼底荧光造影,荧光造影对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最有价值,造影早期水肿区遮挡脉络膜,背景荧光故黄斑水肿范围内场较大的暗区、静脉区、黄斑区,毛细血管能见度增加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逐渐变得模糊且有染料渗漏,形成黄斑区强荧光。晚期黄斑水肿呈蜂窝状或囊状外观,囊壁视网膜厚薄不均匀,可见内部的蜂窝状分隔及血管暗影,有的小囊可以十分饱甚至形成裂孔。

眼睛黄斑水肿注意事项

引起黄斑区水肿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外伤引起的,患者常常表现为视物模糊,出现了这样的症状,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而且不要阳光直射眼睛,出门的时候要戴墨镜来预防黄斑区水肿的加重,而且要注意避免外伤,其次要多吃青菜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要多吃,对黄斑区水肿病变是有帮助的

黄斑水肿是什么引起的

黄斑水肿可能有多种原因所引起,年轻人主要是由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所引起的血管渗出而导致的黄斑水肿。中年人可能是由于视网膜的静脉阻塞,所引起的血管性的渗出而导致的黄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