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割术——黄斑水肿的克星

文章摘要:玻璃体切割术可以促进各种病因引起的黄斑水肿消退,视力提高,给无数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

 

玻璃体切割术可以促进各种病因引起的黄斑水肿消退,视力提高,它的出现打破了很多以前不能治疗的手术禁区,给无数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目前在眼科的应用仅次于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被称为黄斑水肿的克星。

玻璃体是填充在眼内的半固体胶状物质,有很好的透光性,能让光线顺利通过,如果玻璃体发生病变,患者看东西时会觉得眼前有蚊虫漂浮,影响视力,如果玻璃体病变很严重,光线被完全遮挡,不能正常透过,患者就可能会出现失明,还可能出现周围组织病变,如视网膜脱离,使整个眼球毁损。玻璃体切割术就可以切除混浊的玻璃体或切除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恢复透明的屈光间质,促进视网膜复位,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恢复患者视功能。

image.png 

玻璃体切割术的手术范围非常广泛,除角膜、巩膜外几乎遍布整个眼球,其适应证也很多,可分为眼前段,包括软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瞳孔膜、晶体脱位、恶性青光眼等,以及眼后段,包括玻璃体出血、眼内异物、视网膜脱离、黄斑皱褶等,也适用于眼内受伤、眼内炎症,或正常玻璃体随着年龄发展对视网膜黄斑区造成牵拉所致的黄斑水肿,通过手术可解除黄斑牵拉,再给予一定药物,恢复黄斑正常形态,就能改善视力。

当黄斑水肿患者属于以下情况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1.牵引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指纤维血管膜牵引黄斑导致黄斑水肿和易位的患者,经过手术清除血管膜后,视力可以获得不同程度改善。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重要手段之一,多数患者可在术后获得较好的预后,但如果效果不好,还可以联用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和抗血管生成药物进行玻璃体腔内注药,可进一步提升疗效。

3.囊性黄斑水肿:黄斑区容易产生囊样水肿的原因与黄斑区内界膜较薄、玻璃体视网膜的粘连较紧有关,而玻璃体切割手术可除去囊肿,并解除粘连,很多研究报告表明术后这类患者的视力可平均改善3-5行以上。

玻璃体切割术的具体手术方式包括单纯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等;也有针对原发病,如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缓解部位而进行动静脉分叉鞘膜切开或视盘放射状切开术;还有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激光术及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等。

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1.术后俯卧位1-2周,可遵医嘱改换体位。注意,由于俯卧位时眼皮处于最低位,手术导致的炎症性水肿表现在眼皮最明显,患眼可出现肿胀,这时可进行冷敷,一般术后3-5天眼肿症状会逐渐消退。

2.定期检查眼压、眼底以及视网膜情况。

image.png 

3.如出现视力障碍加重、出血、严重肿胀、疼痛、头晕以及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积极处理。

4.术后避免用力揉眼,不可长时间用眼。

【参考文献】

[1]李筱荣,周怀蔚.重视黄斑水肿的病因、治疗及预防[J].眼科新进展,2019,39(07):601-605.DOI:10.13389/j.cnki.rao.2019.0139.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眼底黄斑水肿症状

症状中心视力缓慢减退,可有相对和绝对的中心暗点,眼底所见早期病变,在检验镜下基本正常,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弥散或消失,在病程中,视网膜水肿区,呈不同程度反光增强或绸缎样反光,视网膜增厚。眼底荧光造影,荧光造影对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最有价值,造影早期水肿区遮挡脉络膜,背景荧光故黄斑水肿范围内场较大的暗区、静脉区、黄斑区,毛细血管能见度增加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逐渐变得模糊且有染料渗漏,形成黄斑区强荧光。晚期黄斑水肿呈蜂窝状或囊状外观,囊壁视网膜厚薄不均匀,可见内部的蜂窝状分隔及血管暗影,有的小囊可以十分饱甚至形成裂孔。

眼睛黄斑水肿注意事项

引起黄斑区水肿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外伤引起的,患者常常表现为视物模糊,出现了这样的症状,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而且不要阳光直射眼睛,出门的时候要戴墨镜来预防黄斑区水肿的加重,而且要注意避免外伤,其次要多吃青菜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要多吃,对黄斑区水肿病变是有帮助的

黄斑水肿是什么引起的

黄斑水肿可能有多种原因所引起,年轻人主要是由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所引起的血管渗出而导致的黄斑水肿。中年人可能是由于视网膜的静脉阻塞,所引起的血管性的渗出而导致的黄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