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干细胞,黄斑水肿治疗新思路

文章摘要:干细胞治疗是把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以达到修复病变细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的目的。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数量达4.15亿,在全球糖尿病患者排名前三的国家中,美国约有2930万,印度约有6920万,而中国糖尿病患者高达1.096亿,位居全球首位。

image.png 

大家一听到糖尿病三个字,大家熟知的就是血糖升高,并且还知道若不及时控制,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心脏病及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并发症。但鲜为人知的是,糖尿病还会导致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发病较为隐匿,前期几乎没有丝毫症状,令人毫无察觉。直到晚期患者才有可能有所察觉,比如出现中心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等症状,此时多为时已晚,若患者继续不重视,甚至可致盲。

至此,很多患者在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危害逐渐了解之后,临床上经常会有人问到我:“医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除了常见的激光光凝和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外,还有没有什么新的治疗手段能治好?

为此,我在搜集了相关研究,阅读了国外一些资料之后,需提醒大家的是,其实糖尿病黄斑水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个临床表现,因此想要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应先治疗原发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前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就是——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不少患者直呼不解,那它到底是什么呢?

image.png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而干细胞治疗是把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以达到修复病变细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细胞和组织的目的。目前对于干细胞应用最成熟的是利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重建。也有向视网膜细胞重建方向的研究,目前已经发现内皮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对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并能抑制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

干细胞治疗虽然是一新的治疗手段,但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也有着不错的疗效。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向视网膜神经元分化,修复受损视网膜。近年来,国内关于这一领域的临床应用研究有不少报道。例如,《国际眼科杂志》上就曾经报道了国内学者采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结果。临床试验发现,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稳定的血糖水平和胰岛功能的改善有助于稳定或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对视功能以及黄斑水肿具有一定的改善趋势。

众所周知,干细胞是机体及其各种组织细胞的初始来源,不仅具有自我更新、不断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还有免疫调节、抗氧化应激、抗炎能力。虽然目前干细胞治疗还无法在临床中充分应用,但根据其发展趋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将来干细胞移植治疗会广泛地应用在糖尿病的并发症上。

 

【参考文献】

[1]王鑫,孙长文.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J].临床眼科杂志,2019,27(06):560-564.

[2]梁庆玲,李世迎,段平,刘勇,阴正勤.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安全性[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8,36(11):852-858.

[3]周莉,田斌,吉媛红,周正,韦晓丹.干细胞治疗眼科疾病:恢复受损重建功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22(29):4743-4748.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眼底黄斑水肿症状

症状中心视力缓慢减退,可有相对和绝对的中心暗点,眼底所见早期病变,在检验镜下基本正常,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弥散或消失,在病程中,视网膜水肿区,呈不同程度反光增强或绸缎样反光,视网膜增厚。眼底荧光造影,荧光造影对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最有价值,造影早期水肿区遮挡脉络膜,背景荧光故黄斑水肿范围内场较大的暗区、静脉区、黄斑区,毛细血管能见度增加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逐渐变得模糊且有染料渗漏,形成黄斑区强荧光。晚期黄斑水肿呈蜂窝状或囊状外观,囊壁视网膜厚薄不均匀,可见内部的蜂窝状分隔及血管暗影,有的小囊可以十分饱甚至形成裂孔。

眼睛黄斑水肿注意事项

引起黄斑区水肿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外伤引起的,患者常常表现为视物模糊,出现了这样的症状,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而且不要阳光直射眼睛,出门的时候要戴墨镜来预防黄斑区水肿的加重,而且要注意避免外伤,其次要多吃青菜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要多吃,对黄斑区水肿病变是有帮助的

黄斑水肿是什么引起的

黄斑水肿可能有多种原因所引起,年轻人主要是由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所引起的血管渗出而导致的黄斑水肿。中年人可能是由于视网膜的静脉阻塞,所引起的血管性的渗出而导致的黄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