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很常见,手术治疗显益效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1年前偶然发现自己的右足背有一个小肿块,近几天发现自己右足背部一直不舒服,以“右足背部腱鞘囊肿”,收住入院治疗;结合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在排除手术禁忌之后,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右足背部囊肿切除术,手术进行顺利。综合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后,予以患者出院。

【基本信息】男性,48岁

【疾病类型】右足背部腱鞘囊肿

【就诊医院】日照市中医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5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右足背部囊肿切除术)

【治疗周期】2天

【治疗效果】术后伤口愈合以及治疗恢复较好

一、初次面诊

还清晰的记得那天,患者的女儿搀扶着患者慢慢来到我的诊室,在于患者的交谈中患者语声流利,表情自如;患者是一名农民,平日里多从事体力活,平素身体也比较健康。

患者说突然在1年前偶然发现自己的右足背有一个小肿块,当时未在意也没有给予处置,但是近几天发现自己右足背部一直不舒服,肿块一直存在,所以今天来医院看看是怎么回事。

于是在门诊检查后,就以“右足背部腱鞘囊肿”,收住入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待患者办理入院后,为完善相关检查,我仔细的为患者进行了专科检查,经检查后显示:右足背部可见一约2cm*2cm*1cm大小的包块,局部皮温不高,无表浅筋脉曲张,无明显波动感,足趾趾间关节可以活动,远端血运、感觉正常,其余未见异常。

wps3.png

 

结合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随后,我便耐心的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了一些病情相关的治疗以及注意事项,并且患者及家属同意了我的手术方案。于是,当天下午,在排除手术禁忌之后,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右足背部囊肿切除术,手术进行顺利,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患者术后病情平稳且恢复良好。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住院期间,一般状况良好。患者在术后积极配合恢复治疗,经住院治疗2天后,患者病情平稳,手术伤口敷料少量渗血,患处疼痛感明显减轻,肢端感觉活动正常、血液流通较好。

患者希望出院后在家休养,于是在综合评估患者术后状况以及请示上级医师后,予以患者出院,出院后叮嘱患者术后两周拆线,一周后来院复查,如感到不适需立马就诊。

四、注意事项

1、术后注意卧床休息,尽量少走动,避免术部伤口撕裂。

2、日常穿较为宽松的鞋子,有助于减轻患处的不适和疼痛。

3、避免高强度运动或工作,注意休息,注意足部保暖,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4、避免翘二郎腿,以保证下肢及足部气血通畅,也可适当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五、个人感悟

腱鞘囊肿是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在小关节或者肌腱部位的一种囊性肿物,由于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发生退变而使得体表出现一个囊性的包块,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

腱鞘囊肿为一种良性的病变,无症状的患者不需要治疗,若出现疼痛症状以及压迫神经而导致麻木等则需要治疗,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本例患者是一例右足背部腱鞘囊肿,从1年发现到现在肿块一直存在,综合考虑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右足背部囊肿切除术),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通过手术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症状。

与此同时,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腱鞘囊肿的预防,例如:①调整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②注意正确的用力姿势,不要过度弯曲或后伸用力不要过猛;③注意手部手腕的保暖。


腱鞘囊肿

问题没解决?找专家咨询一下

知名专家24小时在线回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腱鞘囊肿越来越大

腱鞘囊肿是不会恶变的,所以大家完全可以不用担心,但是如果手腕部的腱鞘囊肿出现了影响活动,甚至疼痛严重的症状,此时可以考虑通过用手将囊肿挤破,让其囊液自行吸收,这样既可以避免手术,又可以解决腱鞘囊肿。如果手腕部腱鞘囊肿逐渐增大,往往提示囊壁薄弱,还有就是囊液逐渐增加。

腱鞘囊肿越来越大

如果手腕部腱鞘囊肿变大,往往提示囊壁薄弱,还有就是里面的脓液成分增加,腱鞘囊肿它是不会恶变的,所以大家可以不用太担心,但是如果手腕部的腱鞘囊肿出现了影响活动,甚至有疼痛症状,此时可以考虑通过用手挤压的方法使腱鞘囊肿破裂,让其囊液自行吸收,这样既可以避免手术,又可以解决腱鞘囊肿。当然如果囊肿较大,而且与关节腔相通,此时不容易挤破,所以可以采取手术的方法将腱鞘囊肿进行切除,切除以后需要定期伤口换药,保持伤口清洁,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腱鞘囊肿术后护理

腱鞘囊肿手术以后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注意观察刀口的情况,预防刀口部位的感染,第二是观察手术过程中有没有导致刀口内部继续出血或者是神经损伤的情况,也就是说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观察手术以后刀口的情况,以及肢体末端血运及感觉的情况,同时腱鞘囊肿手术以后,一般三天的时候要换药一次,第7天换药第2次,手术后两周进行刀口的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