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产后大出血,首先从孕期就需要开始,定期的产前检查很重要,这期间就需要检查孕妇的凝血功能,血常规,看一下血红蛋白的含量,是否有贫血,要做B超看一下胎盘的情况,有的时候胎盘位置比较低,甚至前置胎盘是有可能引起出血的。产前预防包括:按时并正规产检,及早识别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比如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腔感染、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多胎妊娠、子宫肌瘤、子宫畸形等,对以上人群建议到救治能力高的医院分娩,孕期要合理饮食,预防及治疗贫血。平时需要女性减少流产、引产的次数。预防产后大出血的方法有:
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
晚期产后出血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孕妇会因为失血过多而引起休克或者是严重贫血,甚至是死亡。疑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者,仅少量阴道出血也应住院,给予广谱抗生素及支持疗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阴道出血量多,可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检查。因晚期出血常发生在院外,难以准确的评估出血量,需要仔细地询问患者的病史,结合患者就诊当时的心率、血压、呼吸、尿量、神经系统作为参考指标做出估计。
产后出血的定义是
产后出血就是在产后胎儿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临床中测量和收集分娩时失血量确实存在一定困难,估计的失血量往往较实际出血量偏少,而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比估计的要高,因此应特别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大于等于500毫升,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大于等于1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