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感觉右侧肢体乏力及麻木,要求进一步的诊治,于是我在门诊收治入院。通过相关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于是在明确诊断后,我积极地制定对症治疗方案,在经过改善循环,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后,自诉右侧肢体乏力、麻木感等症状缓解,要求出院,遂同意办理出院。
【基本信息】女,50岁
【疾病类型】脑梗死
【就诊医院】黄石爱康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7月
【治疗方案】银杏达莫针改善循环,丁苯酞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依达拉奉以清除自由基,护脑等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
【治疗效果】右侧肢体乏力缓解,右下肢麻木感明显减轻。
一、初次面诊
这是王女士第二次来找我看病了,还记得第一次接诊王女士是在1年前了,当时她是因为自己经常感觉到会有头晕的症状,于是在家人的催促下来医院看病,当时正好是我在上门诊,在门诊上给她测量血压,最高血压达到160/100mmHg,当时是被诊断为高血压病,在门诊给王女士开了一些降血压的药,并且叮嘱她按时服药,后来血压控制效果尚可。
而王女士这次来医院找我看病是因为在昨天晚饭后收拾厨房的时候,突然感觉右侧肢体乏力及麻木,当时王女士也没有过多的在意,就以为是自己最近没有休息好,但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又出现了右手无法拿东西,右下肢无法行走的症状。
于是在家属的陪伴下,王女士一大早就来到了医院看病,在听了王女士的叙述,以及综合她的症状后,我初步考虑是因为高血压引起的脑梗死,王女士及其家属要求进一步的诊治,于是我在门诊将王女士收治入院。
二、治疗经过
待王女士住院后,由于她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于是我立即为她进行了专科检查,测得血压149/94mmHg,心率64次/分,律齐,无杂音。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我又为王女士做了脑CT、颈动脉CTA,CTA结果提示:左侧椎动脉纤细,V1段动脉闭塞,怀疑血栓形成,远端迂曲延长,未与基底动脉汇合。并发现甲状腺右侧叶密度不均。脑CT结果提示:左侧基底节区急性腔梗,两侧大脑半球散在腔梗。
通过以上的相关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于是在明确诊断后,我积极地制定对症治疗方案,通过银杏达莫针剂,以改善循环;丁苯酞注射液,促进侧支循环;依达拉奉护脑以及清除自由基等治疗;同时还予以了抗血小板、稳定斑块等对症支持治疗。
三、治疗效果
王女士在治疗期间一般状况良好,在经过改善循环,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后,王女士右侧肢体乏力的症状缓解,右侧肢体麻木的感觉明显减轻。
在住院治疗的第7天,我为王女士进行了复查,复查结果显示现在的病情较住院之前有较大的改善,于是王女士及其家属要求出院,遂同意办理出院。
四、注意事项
1、注意血压波动情况,密切监测血压。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3、近期避免下床活动,如果下床必须有家属的搀扶,防止摔倒。
4、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私自停药、换药或加大药量。
五、个人感悟
本次病例中的王女士是一位高血压患者,又是一位脑梗死患者,在通过症状未能明确诊断的时候,这会给我们的治疗带来很大的阻碍,因此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检查方法,就比如脑CT、颈动脉CTA等检查,通过这些检查我们可以清楚的明确血管状况以及是否存在脑梗死。
虽然通过检查可以发现每个人的梗死位置不同,他们的临床症状表现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肢体乏力麻木。
脑梗死需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就诊,但是及时明确的诊断也是很重要的,它会为我们的治疗指明方向,让我们可以“抢占先机”,以避免出现其他的症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