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突然感觉左半边身体没有力气了,感觉症状明显,于是赶紧呼叫家人,才被急忙送往医院。在入院积极进行相关检查,然后根据病情及相关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脑血栓形成”,随即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在通过改善循环、清除脑内自由基等对症治疗后,左侧肢体无力情况明显改善,于是要求出院,在全面评估病情后,准予办理出院。
【基本信息】女,82岁
【疾病类型】脑血栓
【就诊医院】黄石爱康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7月
【治疗方案】尿激酶静脉溶栓以及输注银杏达莫、依达拉奉注射液,口服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钙等治疗。
【治疗周期】6天,1月后复查,长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患者左侧肢体无力明显改善,能自行下床活动,无明显头痛、头晕不适。
一、初次面诊
那天是我值夜班,在与同事交接完相关工作,并且查完房之后,我就去办公室开始写今天的病例,也不知过了多久,天已经黑了,走出值班室,看到病区都很安静,于是就去眯了一会,恍惚间听到值班室的电话铃声响起,我赶忙起身去接,原来是急诊室打来的,于是我急急忙忙的便冲到急诊室。
这次的病人是一位老奶奶,根据她的家人描述,老奶奶在晚上醒来的时候突然感觉左半边身体没有力气了,但是她又不想打扰家人休息,就没有告知家人,于是就自己躺在床上等天亮,但是越躺越感觉症状明显,自己也意识到情况不妙,于是赶紧呼叫家人,这才被急忙送往医院。
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老奶奶3年前曾发生过一次脑梗死,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好转,未留下明显的后遗症。于是就先将老奶奶收住入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二、治疗经过
带老奶奶入院后,我先为她进行了专科查体,查体发现: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可见到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上肢肢体肌力5级,右下肢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减低,划左侧足底,拇指背伸,剩下的四指张开,说明左侧巴氏征阳性。
根据老奶奶这次的病情以及专科检查的结果来看,我考虑发生再次脑梗死的可能性很大,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于是我又为老奶奶急查了头颅CT、头颅MRI、颈部血管检查,头颅CT结果显示:左侧丘脑、两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脑白质疏松。头颅MRI结果提示:右侧基底节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两侧大脑半球散在腔隙性脑梗塞。颈部血管检查:见颈部动脉斑块硬化形成。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确诊为“脑血栓形成”。
于是在基于老奶奶病情及相关检查结果分析后,最终确诊为“脑血栓形成”,随即根据病情积极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在排除溶栓禁忌症后,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1小时内输注完毕,溶栓后给予输注银杏达莫改善循环,输注依达拉奉清除脑内自由基,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稳定斑块。
三、治疗效果
老奶奶在住院期间一般状况良好,在溶栓治疗过程中也未出现牙龈、鼻腔出血等表现,在溶栓后通过改善循环、清除脑内自由基等对症治疗后,老奶奶左侧肢体无力情况明显改善,也未出现头痛、头晕不适的情况。
在住院治疗的第6天,我又为老奶奶复查了相关检查,结果未见异常,于是老奶奶要求出院,在全面评估她的病情后,准予办理出院。
四、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高纤维类食物为主。
2、控制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减少烦躁、愤怒以及焦虑等其他不良情绪,可利于病情恢复。
3、观察肢体无力、不自主运动等有无加重,若出现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及时告知主管医生。
五、个人感悟
脑梗死可分为脑血栓、脑栓塞等,其中以脑血栓最常见,而引起脑血栓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此次住院的老奶奶,在颈部血管等检查中可见颈部动脉斑块硬化形成,于是最终确诊为脑血栓形成。
对于大家来说,感觉脑血栓是个很可怕的疾病!一提到大家就觉得生了这个病就完蛋了!的确如此,根据目前的调查来看,脑血栓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都很高,当疾病发生后,即使给予最好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还是会遗留相应的后遗症。
但是,早期的的预防,可以更好的避免危险因素,在后续的治疗上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