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两年前开始在考试前出现咳嗽症状,持续到考试结束3-5天后症状才缓解,严重时还会咳嗽到呕吐,并逐渐出现了乏力、呼吸困难、手臂疼痛等症状,伴考前紧张、思维活跃、敏感等症状,人际交往和睡眠也受到明显影响,于是由家属带到我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我确诊患者为焦虑状态,躯体形式障碍,予以药物治疗后患者情绪逐渐改善,躯体症状基本消失。
【基本信息】男、18岁
【疾病类型】心理疾病(焦虑状态,躯体形式障碍)
【就诊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就诊时间】2022年7月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舍曲林+阿普唑仑)+物理治疗(生物反馈)+心理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4天
【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情绪逐渐改善,能正确认识并对待考试,考前咳嗽等躯体症状基本消失,情绪逐渐平稳,目前已出院,长期门诊随访中
一、初次面诊
人的一生需要面临无数的考验,而对青少年们来讲,大大小小的考试绝对是生活与学习中的重要考验之一,而考前紧张、焦虑、担忧也是大多数青春期孩子们的心理常态,但是一旦紧张、担忧“过头”,可就不属于“常态”而是“病态”了。
小飞(化名)是一名高中生,在妈妈的带领下来我科就诊,我询问小飞哪里不舒服时,他低着头不看我,这时他妈妈说:两年前孩子在考试前突然出现咳嗽症状,咳得停不下来,于是老师联系我们带孩子回家进行检查,但去医院检查后并没有发现孩子身体哪里有异常,就没有引起重视。此后孩子每次在考试前1天就开始出现咳嗽,持续到考试结束3-5天后症状才缓解,严重时还会咳嗽到呕吐,并逐渐出现了乏力、呼吸困难、手臂疼痛等症状。妈妈讲述期间我观察了一下小飞,发现他有点欲言又止,于是我让妈妈在诊室外等一下,我单独和小飞聊聊。
给小飞倒杯水并让他坐下休息后,小飞开口说道:我经常会在考试前觉得很紧张,担心考不好,害怕成绩不好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会控制不住地思考很多事情,觉得思维活跃,停不下来,还非常敏感,和别人相处不好,经常觉得很烦躁,容易发脾气,晚上睡觉也睡不着,这次高考成绩也很差,烦躁不安的症状就更严重了,觉得我很对不起父母,也觉得自己彻底失败了。
图1:患者入院记录
二、治疗经过
听完了小飞的自诉,我安慰了他,跟他说:“考试确实重要,但考试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成功还是失败,虽然成绩不理想可能会让爸妈觉得很遗憾,但是与成绩相比,他们更希望你能保持健康,过得快乐,所以你要打起精神,相信自己,也相信我,我们一起努把力,克服这些不好的情绪和症状。”小飞深呼吸后点点头。
考虑到小飞的心理、情绪障碍比较严重,虽然也有咳嗽、手臂痛等躯体症状,但经过检查后已经排除了病理性改变,所以我怀疑他出现了心理疾病,于是安排他进行了抑郁、焦虑自评量表,结果提示焦虑量表得分12分(>7分为轻度焦虑,>14分为中度焦虑),抑郁量表得分51分(>53分为轻度抑郁),结合小飞的症状表现,我最终诊断为焦虑状态,躯体形式障碍。
明确诊断后,我决定予以小飞舍曲林、阿普唑仑口服抗焦虑抑郁治疗,物理治疗上予以生物反馈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帮助放松,并予以个体心理治疗、放松、暗示等治疗。
三、治疗效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小飞的情绪逐渐改善,能正确认识并对待考试,考前咳嗽、手臂痛等躯体症状基本消失,情绪逐渐平稳,且住院期间与医生、护士以及其他病人相处较好,提示人际交往能力明显改善。
住院治疗第14天,小飞感觉不适症状基本缓解,情绪也变得稳定,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于是家属为他办理了出院手续。
四、注意事项
1、饮食以清淡、有营养为主,避免浓茶、咖啡、辛辣食物等,以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加重不适。
2、适当锻炼,如跑步、打球、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不良情绪。
3、注意休息,每日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必要时可以服用阿普唑仑等安眠药物,帮助入睡。
4、调节情绪,出现不良情绪时可进行深呼吸,或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看电视、跑步或是听音乐。
5、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属于自己的“交友圈”,多与他人接触,让自己变得开朗、自信。
6、定期到门诊进行复查,病情复发或加重时及时告知心理医生。
五、个人感悟
虽然很多人都会在考试前或考试中出现紧张、焦虑、担忧情绪,但通常可自行控制,也不会出现剧烈咳嗽、呕吐等躯体症状,且考试开始或结束后就能自行缓解,不会对社交、睡眠、心态等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本例患者小飞不但有紧张、焦虑等情绪,还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如剧烈咳嗽、乏力、呼吸困难、手臂疼痛等,也会控制不住地思考很多事情,觉得思维活跃,停不下来,还非常敏感,社交和睡眠也出现了问题,并且会将考试看得特别重要,甚至认为没考好就会导致人生彻底失败,可明显看出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等与现实事件并不对称,因此我认为他不属于正常的考前情绪,而是“病态”心理状态。
针对焦虑状态,尤其是伴有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家属和患者本人都应该引起重视。作为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重视患者的情绪,不要认为患者是在“装病、躲避”,应及时带患者就诊,并经常安慰患者,陪伴患者,鼓励患者,促进患者康复。患者本人也应该重视自己的异常,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如果感到无法控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