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要注意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水平,还要注意定期检查、适当锻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250万人左右因为糖尿病而出现失明,而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因此,在患上糖尿病后,糖友一定要谨慎,不要让糖尿病并发症蒙住了眼睛。
那么,作为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该怎么办呢?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第一、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重要措施。规律和定期检测血糖尤为重要。若患者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可有效地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HbA1c<7.0%,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危险率会减少50%~70%。
第二、控制血压。对于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者,在控制血糖的情况下还应注意控制血压。因为高血压不仅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眼底出血的重要诱因,而且高血压还可能直接引起视网膜发生病变。因此,要求患者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第三、控制血脂。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脂代谢异常,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其血脂代谢紊乱更加严重,血脂代谢异常可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因此,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定要注意控制血脂。
第四、合理饮食。高蛋白、低脂、低盐、富含食物纤维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高钠易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因此主张饮食中钠盐不宜过多。对于肥胖者,要注意减轻体重,减少热能的摄入。
第五、适当锻炼。运动可使心血管系统舒缩趋向正常化,各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肥胖者可减轻体重,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液粘度和脂质的含量,缓解动脉硬化。当然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易引起眼底血管破裂,从而加重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建议这类患者以散步、打太极拳、轻度的肢体活动较好。
第六、定期检查。糖友患者还要注意定期做眼科检查,这是预防是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建议定期查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以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糖尿病患者眼部检查时间间隔建议:1型糖尿病:发病后5年首诊,以后每年一次;2型糖尿病:确诊糖尿病时首诊,以后每年一次;如在检查时有异常发现,应增加随诊次数。
那么对于已经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通过药物可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可以有效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2)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患者需要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激光治疗,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玻璃体切除术:对于出现玻璃体出血和严重增生性病变者可遵医嘱进行玻璃体切除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糖尿病相关眼病防治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11):1026-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