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清晰、明确的看到是否出现了新生血管、血管渗漏、堵塞、无灌注区等异常,发现早期病变。
文章正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主要的受损部位就是眼底,而眼科一般的专科体检(视力、眼外形、瞳孔检查等)、眼底照相、眼底镜等,不能清晰、无遗漏的发现新生血管、无灌注区等复杂而又隐秘的病变,且一旦这些病变漏诊,将会导致不可逆转的视力损害。因此为了及时发现眼底的细小病变,眼科“诞生”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它也逐渐成为了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病变分期的金标准。
一、到底什么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大家都知道血管非常细小,尤其是眼部这些微血管,很难通过静态的图片判断血管是否存在异常,那为什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就能做到呢。因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前会将造影剂(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被检查者的手肘部血管内,然后这些造影剂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眼底血管中,同时在经过血管时还会发出“荧光”,最后医生就可以通过特殊的照相机动态拍摄眼底血液循环的过程,能清晰、明确的看到是否出现了新生血管、血管渗漏、堵塞、无灌注区等等。
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有副作用吗?
多数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都很安全,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或是副作用,少数患者如果对造影剂过敏,可能会出现呕吐、荨麻疹、头晕、胸闷等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但不用过于担忧,注射造影剂时医生会一直陪同,有异常可以及时停止并进行处理。
三、检查前后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检查前应正常饮食,饱腹感有利于减少造影剂对肠胃的刺激;
2.检查前应继续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或滴眼药水;
3.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过敏,且需要使用散瞳剂,因此需要家属陪同;
4.检查中积极配合医生,如果出现不适,应口头及时告知医生,不要乱动仪器或自行拔掉造影输入管;
5.造影后4-6小时散瞳效果才会逐渐消失,期间患者会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应注意安全,不要驾车;
7.检查前注射的造影剂可能会使皮肤、结膜以及尿液暂时出现发黄,视物可能呈黄色或棕红色,不必过于担心,造影剂从体内排出后症状会随之好转。
6.有哮喘、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损伤、严重过敏史以及血压高于160/90mmHg、血糖波动很大的患者,应暂缓造影检查。另外如果检查当天出现了发热、咳嗽、头晕、呕吐、腹泻等不适,也应暂缓检查。
四、如何查看检查结果?
检查通常会持续30-60分钟,结束后当天或第二天医生就会出具检查报告,检查报告与CT、彩超等类似,会有几张眼底的照片,照片可以清晰看到患者眼底的血管、结构以及视网膜等等,但未经过专业眼科培训的人很难看懂,因此医生会将检查中发现的异常写在影像诊断处,患者只需要看最终的诊断即可。如果患者看不懂诊断也没关系,眼科医生会为患者进行详细的解读,还会根据结果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检查方案,患者积极配合即可。
【参考文献】
[1]李晓月,关莹,宋婷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