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并存时极易发生眼底出血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此控制血压十分重要。
文章正文
看到本文的标题,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是跟糖尿病有关吗,怎么会提到血压呢?其实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血糖外,血压、血脂都可以引发或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血压波动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在于高血压可引起小动脉损害,诱发小动脉痉挛、硬化,导致毛细血管渗漏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病理改变,因此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并存时极易发生眼底出血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控制血压,当然也就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控制血压呢?可以从饮食、运动以及日常监测进行,另外确诊高血压的患者,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进一步控制血压。
一、饮食
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保持血压平稳,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进行高纤维素、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还应低糖)。高纤维素食物包括麦麸、谷物、麦片、豆类、菌类等食物,这类食物可以使人产生饱腹感,减少每餐的热量摄取,帮助减轻体重,降低血脂以及血压,另外高纤维素食物还可以促进大便通畅,避免出现便秘。低盐是指每天摄入食盐的量应控制在2-5g,尽量少吃或不吃咸菜、腐乳、皮蛋、腊肉以及海产品等食物,减少水钠潴留,降低血压。低脂则是指饮食中应减少高脂肪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物等,因为油脂太高会引起血液粘稠,导致肥胖,同时增加血管远端的阻力,引起舒张压升高,所以应进行低脂饮食,可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也可以多吃鸡蛋白、瘦肉等食物。另外血压较高的人群还可以适当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鱼类、豆类、杏仁、竹笋、香蕉、桃子等,有助于有抵抗高钠引起的血压升高和血管损伤。
二、运动
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如果能坚持规律性的户外运动,可以使血压降低5-10 mmHg,因此运动对血压的调控作用比较明显,高血压人群以及血压波动较大的人群都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运动方式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爱好进行选择,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以及登山等,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 5次运动,每次至少30 分钟,运动的强度可通过心率来判断,最适宜的最快心率为170-年龄(如40岁的人,运动时最快心率达到130次/分即可,35岁的高血压患者运动时最快心率应该达到135次/分)。另外老年人和身体素质较差的人群可以选择太极拳、养生操等较为安全的运动,防止受伤、跌倒。注意:如果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过高,超过150/90 mmHg,且没有进行科学的控制,就不宜做剧烈运动,应该把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后再运动。
三、药物治疗:
如果饮食控制以及合理运动不能使血压维持在理想的水平,则需要结合药物治疗,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6大类,包括: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类降压药、ARB类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以及α受体阻滞剂,这些药物可以单用,也可以联合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且根据血压不断的调整,最终达到目标血压。
【参考文献】
[1]王爱玮. 糖尿病饮食治疗[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5):55-56. DOI:10.3969/j.issn.1672-4860.2014.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