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及时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案,避免致盲。
文章正文
吃药损伤小?手术好得快?药物or手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到底该怎么选择,如何才能“挽救”我珍贵的视力!不要着急,听专业医生为您细细道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及时进行治疗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避免致盲。药物治疗包括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药物、抗凝药物、改善微循环类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等;激光治疗包括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黄斑的局部光凝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玻璃体切除手术,清除掉玻璃体腔的积血,去除掉视网膜前的增殖膜,同时可以联合玻璃体抗VEGF(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的注射以及激光治疗。
通常药物治疗患者很容易配合,因此本文不过多介绍,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治疗即可,而手术治疗相对较为复杂,费用以及难度都很高,很多达不到手术指征的患者想通过手术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不停地追问医生能不能进行手术,而部分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却又因为害怕手术及其副作用或是固执地想要进行药物治疗而多次拒绝医生的建议,导致无法挽回的视力损害甚至是失明,因此各位患者要引起重视,有手术适应症时一定要尽早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没有必要进行手术时就坚持用药或进行激光治疗。这时很多患者肯定会问:那手术治疗指征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情况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指征主为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大于1个月不能吸收,或者出现了Ⅴ期的视网膜增殖,或者是Ⅵ期出现了视网膜脱离。手术的目的是将出血清除,剥除增殖膜,将视网膜复位,同时进一步进行加强的激光光凝治疗。
玻璃体切割手术难度较大、复杂程度较高、并发症也较多,一般万不得已医生不会建议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但是如果病情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符合手术指征,还拒绝进行手术就会给视力造成永久性损失,得不偿失,所以玻璃体切割手术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应该尽早开始,且术后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糖尿病患者做完视网膜手术后,需要严格控制好血糖、血压以及血脂,因为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术后如果控制得当,视网膜病变发展就会相对较缓,避免进一步加重视功能损伤。
2、定期复查:即使进行手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很难达到痊愈,术后还会有继续加重的可能,因此做完手术后要定期去医院进行视野、眼底等检查,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及时进行有效地治疗措施,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手术后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饮食方面少吃辛辣刺激性以及糖类、油脂类含量比较多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并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杨宇,田敏,吕红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5,35(05):497-500.DOI:10.13389/j.cnki.rao.2015.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