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视细胞不可再生,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视细胞坏死和视功能受损无法逆转。
文章正文
“高血糖纠正后,视力会恢复吗”这是医生在面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时听到的最多问题,而问题的答案也是患者们最不想听到的“不能”,原因在于视细胞不可再生,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视细胞坏死和视功能受损无法逆转,且视网膜病变一旦出现,再好的治疗方案都不能彻底根治。
虽然糖尿病视网膜患者的病变无法纠正,但积极进行有效地治疗可以延缓病情发展,预防或延缓出现更严重地视力损伤。那我们该如何进行治疗并判断治疗的有效性呢?
一、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两期六级,而治疗方案就与具体分期有关:
非增殖期:
一级:视网膜微血管瘤病变,属于最早期改变,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起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一过性失明,眼底检查可看到大小不一的红色或暗红色圆形斑点,这时经过控糖、改善微循环等积极治疗措施,病变可以被阻止和部分逆转,因此不用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但需要定期检查眼底(每半年到一年一次)。
二级:眼底硬性渗出或合并视网膜出血斑,这类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偶发的视物不清、视野中心暗影、视力下降等症状,此期除了定期检查眼底外,还要注意改善微循环,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避免血糖反复波动,必要时可做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明确血管病变情况。
三级:棉絮状软性渗出或合并视网膜出血斑。继二期出血后,进一步出现视网膜牵拉,水肿,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一过性失明等。此期是局部激光治疗的最佳时机,能有效止血并预防新生血管形成和玻璃体出血。
增殖期:
四级: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这是糖尿病特异性的动脉改变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比较麻烦的阶段,因为新生血管一旦破裂,眼底出血,会直接导致患者失明。这个时期的病变会不可逆的向前进展,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此期治疗上除严格使用控糖药外,还可以进行激光治疗或眼内注射治疗,避免新生血管破裂,保留现有视力。
五级: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患者可突然发生视网膜前出血,导致视力迅速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等,需要进行严格的控糖、控压、控血脂治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对眼底病变进行药物、激光或手术治疗,将致盲的危险系数降至最低。
六级: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可因视网膜脱离而导致视力严重丧失、失明等。后两期患者病变已经非常严重,除积极治疗糖尿病外,应尽早做玻璃体切割术,使脱离视网膜复位,从而尽力挽救眼球及抢救残存视力。
二、如何评估疗效
无论是药物治疗、激光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只要出现了症状缓解,视功能没有进一步下降,视野损伤不再进展,并且定期复查眼底时没有发现进一步损伤,就说明治疗有效,但这时并不能停止治疗,仍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长期控制以及复查。
为了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建议初发确诊糖尿病的患者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对于已经合并轻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6-12月检查一次,中、重度非增殖期3-6个月检查一次,一旦出现增殖期或合并黄斑水肿应立即到眼科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41(05):48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