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关键!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黄先生最近2周的时候发现胃部的疼痛较之前有所加重了,而且还伴有腹胀、反酸、纳差等不适,尤其是在吃完饭后腹胀更加明显。自己买药治疗后效果不佳,于是黄先生前来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经相关治疗后,最终诊断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于是积极制定相关治疗方案,在经过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后,黄先生胃部的疼痛、腹胀、反酸等症状较前有了明显地好转。

【基本信息】男,61岁

【疾病类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

【就诊医院】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7月

【治疗方案】四联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治疗周期】门诊治疗,目前正在随访中

【治疗效果】治疗后症状好转    

一、初次面诊

黄先生,今年61岁,以前得过“黄疸型肝炎”,但是已经治愈,自己也没有再得过什么病,但是在半年前的时候,黄先生突然觉得胃部偶尔会出现隐隐作痛,但是没有明显的打嗝、烧心、恶心的症状,当时以为是与自己平时爱吃辣有关,所以也就没有重视。

但是在最近2周的时候发现胃部的疼痛较之前有所加重了,而且还伴有腹胀、反酸、纳差等不适,尤其是在吃完饭后腹胀更加明显。于是便去药店买了“黄连上清丸”自行服用,但服用了几天后症状仍没有明显改善,于是黄先生前来医院想要进一步检查治疗。

听完黄先生的叙述后,我首先为他进行了专科检查,检查显示::全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肾无明显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4次/分。检查结束后我初步考虑是胃炎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以便给他安排胃镜检查和碳13呼气试验,其中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碳13呼气试验结果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

wps2.jpg

二、治疗经过

通过以上检查结果分析,可以明确诊断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于是我积极制定治疗的方案,主要的思路是:由于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的发病密切相关,它会通过分泌物损伤胃黏膜甚至肌肉层,从而造成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目前考虑黄先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半也是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因此目前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为首要目的。

因此我决定予以四联疗法进行治疗,予以阿莫西林、克林霉素、枸橼酸铋钾片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三、治疗效果
黄先生在住院期间一般状况良好,在服药期间也未出现不良反应,在经过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后,黄先生胃部的疼痛、腹胀、反酸等症状较前有了明显地好转。

目前黄先生还未满服药的疗程,仍在定期随访复查中。在近期的复查中,黄先生自诉胃部的疼痛较之前有明显改善,而且腹胀、反酸、纳差等不适也明显好转。

四、注意事项

1、遵医嘱进行定时、定量、规律服药,即使胃部的症状较前有所好转,也要坚持服药满疗程,直至将幽门螺旋杆菌根除。

2、需在药物疗程结束后复查13碳尿素呼气试验,以了解治疗情况。

3、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因此不要和家人共用碗筷,使用过的碗筷要煮沸消毒。

4、在饮食方面,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尽量以清淡、质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平时应少吃多餐,不要暴饮暴食。

五、个人感悟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革兰氏阴性菌,能够在强酸环境中生存,它经口进入胃部,并长期“定居”于胃黏膜,经数周或数月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可发展为胃溃疡,甚至是胃癌等。大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当出现上腹疼痛、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时,往往提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粘膜的炎症改变,即慢性胃炎。

本次就诊的黄先生在症状加重时,及时来医院就诊,经过相关检查后也明确诊断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经过对症治疗后,最终病情明显好转。

因此,如果突然出现胃部胀痛等症状,需要警惕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来明确诊断,以防治疗不及时而造成其他严重的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

问题没解决?找专家咨询一下

知名专家24小时在线回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医患问答

更多

慢性萎缩性胃炎c3

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病情的轻重,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而c3级指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活动期表示正处于活动,提示胃炎加重,或者正在发作的情况。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镜下萎缩界限的范围,进行分类,可以分为C,CC3等等,c通常是指萎缩的界限,从胃窦开始到小弯,并且未超过贲门者为闭合型,也就是c型,如果超过了贲门,就称之为开放型,也就是o型,其中c型分为三个亚型,C1是指萎缩的界限局限在胃窦部,C2是指为萎缩的界限超过未缴,C3是指萎缩的界限,超过胃角,并且接近贲门。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同时也注意保证良好的情绪,配合应用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尽早进行治疗,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时进行杀菌处理,才有利于促进病情的康复,也可以配合应用一些养胃的中成药物。

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即浅表性胃炎,以及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的胃炎。因为萎缩性胃炎说明胃黏膜和上皮和腺体出现了萎缩,以及出现腺细胞减少的现象,这时候胃黏膜也会出现变薄。现在临床上,就是说有诊断慢性胃炎或者是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一般就是靠胃镜下来判断的,对境下的鉴别,慢性胃炎主要看我们胃黏膜的充血水肿红白相间,以红为主。

慢性轻度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果你没有什么临床的表现,原则上以利饮食控制为主,饮食上避免吃辛辣刺激凉的和硬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胃肠道的刺激,伴有轻度的肠化生,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因为本身的肠化生,比如达到了重度,那么就是个癌前的病变,所以一定要值得注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不要等疾病达到了后期再感染治疗,这样就完了。一般而言,轻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属于严重,症状也很轻微,甚至有一些患者没有症状,大多数的人会有一些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轻度腹胀,大多数症状轻微可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