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68岁,两个多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暗红色血,量少,无血块。于外院行声检查提示:子宫多发性瘤,宫腔内异常回声。今为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入院完善彩超、MR等检查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给予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术区敷料整洁,切口愈合佳,阴道无异常流血及流液。
【基本信息】女、68岁
【疾病类型】子宫内膜癌
【就诊医院】鹤岗市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0月
【治疗方案】全麻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4天
【治疗效果】术后一般情况良好,术区敷料整洁,切口愈合佳,阴道无异常流血及流液
一、初次面诊
患者女,68岁,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是在办公室门口,奶奶一直在办公室门口走来走去,就是没有进来。
上前询问后了解到原来奶奶从两个多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暗红色血,量少,无血块。这可把奶奶吓坏了,因为她已经停经好多年了,于是前往外院检查,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多发性瘤,宫腔内异常回声。当时因为个人原因,所以也就没有治疗。现在事情处理好了,为进一步治疗,于是来到我院。
在详细询问了奶奶的基本情况后,我得知了她既往月经较规律,经期约为7天,月经周期为30。有高血压病史3年,平时都在规律口服吲达帕胺片。
接着我把奶奶扶进检查室床上,对她进行妇科专科查体,查体结果提示:外阴发育正常,未见明显异常,阴道通畅,可见少量淡黄色分泌物,宫颈萎缩,光滑,充血,无明显举摆痛。前位子宫,宫体萎缩,饱满,无明显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
为了给奶奶做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我便以“子宫肌瘤”将奶奶收住入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奶奶入院后,为了解她的病情,我便为她安排了相关检查。行彩超提示:子宫前位,宫体大小4.4x3.4x3.0cm,子宫肌层探及多发偏低回声结节,较大者大小约为1.6x1.2cm,内膜厚度0.7cm,回声不均。结果提示:多发子宫肌瘤。MR提示:子宫大小未见确切异常,子宫内膜邻近子宫底部增厚,呈等T1、等T2信号,范围约1.3x1.0cm,联合带显示尚清。子宫前壁内可见等长T1信号,T2压脂像呈稍低信号,范围约为0.5x0.4cm。子宫后壁内可见类圆稍长T1信号,等T2信号,T2压脂像呈稍低信号,大小约为1.9x1.6cm,其周于各序列可见环形稍高信号。提示:子宫内膜增厚及内部异常信号改变,考虑子宫内膜癌,建议结合临床。子宫肌层近内膜处及近后壁处异常信号,考虑子宫肌瘤。
奶奶母亲身体状况尚可,于是与奶奶及其家人沟通后,决定对她进行手术治疗。完善术前检查,排出手术禁忌症后,在奶奶住院第7天在全麻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手术很顺利,术后奶奶安返病房,予以适当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术中快速病理结果提示:(全子宫+双附件)子宫内膜样癌,肿瘤大小为1.3x1.3x0.4cm,癌组织浸润深度<1/2肌层,未侵及宫颈,左、右宫旁未见癌。子宫肌壁间平滑肌瘤,大小为1.3x1.0x1.0cm,慢性宫颈炎,鳞状上皮增生,(左、右侧附件)未见著变。
三、治疗效果
在手术治疗后,奶奶一般情况良好,心情较入院时明显好转,住院期间精神、饮食及睡眠好,大小便正常,于是在术后一周我便让奶奶出院了。
出院时查体:奶奶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术区敷料整洁,切口愈合佳,阴道无异常流血及流液,双下肢无水肿,二便正常。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应继续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并定期检测血压。
2、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能够暴饮暴食,不要挑食偏食,要有计划地摄入营养和热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E,注意清淡饮食,也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3、手术后要进行随访及复查。一般手术以后的前两年之内,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最好三个月复查一次。两年到三年期间,半年复查一次,三年到五年期间,半年到一年进行复查一次,五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直到终身。
五、个人感悟
子宫内膜癌的期别不一样,对应的临床的症状也是不同的。在极早期的时候往往是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早期可能最常见的症状,是异常的阴道的出血。奶奶发病后的主要表现就为绝经后阴道流血,但是开始的时候奶奶并没有很重视,直到后面把家里的事情忙完了才想着来医院治疗。
所以各位女性朋友如果出现了绝经后阴道流血,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千万不要一拖再拖,也不要存侥幸心理,以免引起严重的后果。平时也应该定期做妇科类的检查,尤其是宫颈癌筛查,如果出现意外出血的情况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