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最常见的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影响到骨代谢会导致骨的矿化异常,出现骨质的软化、发育不良、增生、变形等症状,同时也会对全身其他系统器官产生影响,主要见于婴幼儿,可以分为早期、活动期、激期以及后遗症期。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了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的慢性营养性疾病。因此,为了防治佝偻病发生,应该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并且在两岁之内补充预防量的维生素D,防治佝偻病的发生。
小儿佝偻病怎样治疗?
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和维生素D导致的,主要表现为小儿晚上睡觉容易惊醒、哭闹、肋骨外翻,严重者会出现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等症状。佝偻病初期,补充维生素D每日5000到1万单位口服,持续一个月后改为维持量,即每日补充400单位。小儿佝偻病的治疗:维生素D治疗,每日给予维生素D胶丸400到800单位。
活动性佝偻病
早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如果没有经过治疗,病情继续加重,会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及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就是称之为是活动期或者是激期。婴儿的活动性佝偻病是根据佝偻病的分期而言的,一般来说佝偻病的活动期就是开始出现方颅、肋骨串珠、鸡胸等各种外观症状的时期,这个阶段如果不及时干预很有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喂养不当,食物中缺乏钙质以及活性维生素D日常生活中没有足够的阳光照射,从而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3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