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发现肝细胞癌,联合应用阿帕替尼来治疗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该病例患者因右上腹胀痛,并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来我院寻求诊治,经检查诊断为“肝癌”,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复方甘草酸苷片、熊去氧胆酸和水飞蓟素利胆保肝,补液以及营养支持治疗,住院治疗2个月后,病情好转出院。

【基本信息】男、51岁

【疾病类型】肝细胞癌

【就诊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7月

【治疗方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复方甘草酸苷片、熊去氧胆酸和水飞蓟素利胆保肝,静脉输液补钾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营养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个月,长期随访

【治疗效果】精神状态好转,黄疸消退,右上腹胀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乏力等不适症状较前减轻,复查腹部CT见肿块缩小

一、初次面诊

几个月前,一面色晦暗的患者在家属陪同下来到诊室找到正在坐诊的我,他们坐下后,我详细地询问了患者地病情。根据患者描述:他半年前偶尔有腹胀、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但因为这些症状比较轻,便没太在意,可近1周感到腹胀、恶心呕吐症状较前加重,并感到右上腹胀痛,遂来我院寻求系统的诊疗。

经初步检查,患者精神较差,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腹部平坦,触诊见肝区肿大,肝区压痛阳性,肠鸣音正常,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为“肝部肿大待查”,遂收入我科。

二、治疗经过

为明确诊断,入院后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甲胎蛋白检测、腹部CT等相关检查,腹部CT示:肝右叶发现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甲胎蛋白数值增高,结合患者症状、体征、检查以及患者病理结果,考虑为“肝癌”。

image.png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情,考虑癌细胞可能已发生远处转移,经商讨给予患者索拉非尼靶向治疗以抑制肿瘤细胞生成,并予患者复方甘草酸苷片、熊去氧胆酸和水飞蓟素以利胆保肝,以及静脉输液补钾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葡萄糖注射液+脂肪乳+氨基酸以营养支持治疗。

但应用靶向药物后,患者身上出现严重皮疹,可能对索拉非尼不耐受,遂停用索拉非尼,改用阿帕替尼,患者对此药耐受性较好,并于皮疹处外涂盐酸氯环利嗪乳膏。住院治疗2个月后,患者精神状态好转,皮疹及黄疸消退,复查腹部CT见肿块较前缩小,右上腹胀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乏力等不适症状较前减轻,患者希望出院回家休养,结合患者症状和体征,遵患者意愿安排带药出院,嘱其定期到医院复诊。

三、治疗效果

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以明确诊断并积极配合治疗,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复方甘草酸苷片、熊去氧胆酸和水飞蓟素利胆保肝,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营养支持治疗。

住院治疗2个月后,患者精神状态好转,黄疸消退,右上腹胀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乏力等不适症状较前减轻,复查腹部CT见肿块缩小,遂遵患者意愿安排出院,并嘱定期复诊。

四、注意事项

1、因该靶向治疗药物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皮肤毒性反应、出血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注意监测患者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

2、出院后,患者要合理膳食,多吃水果和蔬菜,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定期复查,建议出院后1、3、6、12个月回院复查。

五、个人感悟

肝细胞癌的发生与饮酒、病毒性肝炎、食用霉变食物、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到中晚期可见肝区疼痛,肝大,发热,黄疸,腹水以及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该病对放化疗不敏感,可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有无转移以及患者自身状况,选择手术、靶向药物或介入等治疗方法。

因此,在患者明确诊断后,决定使用服用阿帕替尼治疗。阿帕替尼是一种小分子的多靶点的靶向药物,最早批准用于胃癌的治疗,也可以用于治疗肝癌。在医生指导下足量、足疗程用药,可以保证治疗效果,避免副作用发生。

除了阿帕替尼外,治疗肝癌的靶向药物有很多,具体采取哪种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针对性选择。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性癌

腺样囊性癌具有高度的神经侵袭性特点,很多患者在初诊是就已经发生了周围神经的侵犯,所以常需要行术后的放射治疗,从而可以预防及治疗局部的病变外侵。乳腺浸润性癌是发生在乳房内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呈浸润性生长,还会引起区域淋巴结的转移肿大,浸润性癌表示的是乳腺癌的一种病理类型,也是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的类型。目前对于乳腺浸润性癌的治疗方法比较多样,而最主要的方法是手术切除。I=浸润性癌提示目前存有一期浸润癌症状,浸润癌属于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癌症类型,一期浸润癌侵犯范围相对局限,暂时还没有转移的情况,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增加治疗难度。

外阴癌

hpv病毒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次外阴白斑、外阴萎缩,尖锐湿疣及性病与外阴癌也有一定关系,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检查确诊。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如果继续发展肿块会增大,出现破溃、感染、分泌物增多、瘙痒疼痛。肿物经常呈现乳头状和菜花样,容易扩散至膀胱,直肠和肛门。外阴癌属于是癌症,目前针对癌症,早期没有转移的情况下,尽早通过手术处理,手术以后化疗或者放疗,同时配合中医调理,控制症状,延长生存的时间。如果检查出来已经中晚期的癌症,只能是采取保守治疗,建议按照临床医生的医嘱听取专家的意见,针对性的对症治疗。外阴癌是女性外阴部位发生恶性肿瘤,应是原发性鳞状上皮癌,常发生在大阴唇,在患病初期会出现结节、肿块、坏死以及感染,随后迅速扩大,累及肛门、膀胱。在早期手术后,有治愈的可能性。

中耳癌

中耳癌是比较严重的,是因为长时间的中耳炎导致的,患者最好是积极的检查,以免病情持续加重,是一种罕见的中耳及乳突区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多数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外耳道。意外伤害可能会导致耳朵损伤,之后发展成中耳癌,比如潜水、用力过大,掏耳朵,会损伤耳膜,引起耳部疾病。病毒感染导致的,是最常见的,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耳内,也就会诱发中耳癌。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进行缓解治疗,防止病情加重,考虑是中耳炎或者神经损伤的可能比较大,个人建议最好到医院的耳鼻喉科去检查一下。积极进行治疗, 不要太过于紧张,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