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厄洛替尼帮助您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该病例中的患者由于咳嗽、胸闷、气短、咯血症状来院就医,气管镜下见右肺主气管、右肺上叶、中叶及下叶各级支气管弥漫性充血水肿,管腔内可见中等量白色泡沫样分泌物,完善检查最终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结合患者病情采取了化疗和靶向药物厄洛替尼治疗,经治疗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且恢复情况良好。

【基本信息】50

【疾病类型】非小细胞肺癌

【就诊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3月

【治疗方案】化疗,口服盐酸厄洛替尼片

【治疗周期】定期返院治疗,定期随访

【治疗效果】经治疗咳嗽、胸闷、气短等不适明显缓解

一、初次面诊

2021年3月,一位50岁的男患者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我院就诊,通过问诊得知: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有少量白色泡沫痰,自行服药效果欠佳。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出现胸闷、气短、咯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现为求系统治疗来我院就诊。

进一步了解得知: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精神疾病史,但他有25年吸烟史,每天大约抽半包烟。

基本了解患者情况后,我安排患者做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6.4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73%,C-反应蛋白102.31mg/L。为了能明确诊断我安排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为进一步诊断疾病我安排患者完善了胸部CT检查。根据检查报告结果可知:右肺散在渗出性病变;痰细菌涂片以及痰培养未见异常。为明确右肺病变的性质和病因,我继续安排患者进行了气管镜检查及气管镜下肺泡灌洗。镜下见右肺主气管、右肺上叶、中叶及下叶各级支气管弥漫性充血水肿,管腔内可见中等量白色泡沫样分泌物;肺泡灌洗液痰液脱落细胞检查见肺癌细胞;基因检测呈阴性。

image.png 

病理检查提示非小细胞肺癌

综合患者症状表现、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考虑该患者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征得同意后,给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注射用洛铂进行化疗。同时,给予盐酸厄洛替尼片抗肿瘤。

盐酸厄洛替尼片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也称为HER1)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可以有效抑制EGFR磷酸化,干扰癌细胞增殖,进而发挥药效。为了保证药物效果,我特别告知患者服用该药期间禁止吸烟,吸烟会诱导CYP1A1和CYP1A2,导致厄洛替尼暴露量减少50%-60%,进而影响药效。

三、治疗效果

患者经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后,自诉咳嗽、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明显缓解。服药期间未出现皮疹、感染、瘙痒等症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结果均提示无明显异常。半年后复查CT,结果提示右侧非小细胞肺癌病灶明显减少。患者依从性好,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定期门诊随访,病情控制稳定,对治疗效果甚是满意。

四、注意事项

1. 使用化疗药物或靶向治疗的患者应遵循我的嘱咐按时按量用药治疗,严密监测不良反应,如有恶心、呕吐、高血压、大量泡沫尿、鼻出血等应立即告知,妥善处理。

2.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如有口腔疾病应及时治疗。注意环境空气新鲜,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或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近。

3. 少食多餐,每餐八分饱。注意防寒保暖,防止过凉引起腹泻。

4. 患者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复查目的在于疗效的监测,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检查以影像检查为主,如胸部CT、腹部CT或B超等。

五、个人感悟

本文的主人公患者,因咳嗽、胸闷、气短、咯血来医院就诊,在门诊患者积极配合我,经过一系列临床检查和我的判断,诊断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经化疗和靶向治疗后明显好转,同时嘱咐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适当运动

非小细胞肺癌可能与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与体力活动、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患者日常一定要注意。如果确诊,也不要担心,可以根据每个人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学类型、侵及范围进行综合、个体化治疗,如手术、化疗、靶向药物和放射治疗等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区别有哪些

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区别如下:1、小细胞肺癌大概是占肺癌的15%到20%,发病年龄比较轻,40到50岁多见,位置大都在肺门附近的大支气管周围,恶性程度高,转移早预后比较差。非小细胞肺癌大概占肺癌的80%到85%,又可以分为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它的生长和扩散相对比较缓慢。2、小细胞肺癌分为淋巴细胞型、中间细胞型、梭形、多角形、混合型等,大部分的小细胞肺癌与吸烟有关,其他的一些相关因素就是环境和遗传,肿瘤的倍增速度比较快,恶性程度比较高,容易伴发内分泌综合症,包括低钾、低氯血症,肿瘤标记物主要是神经元烯醇化酶、胃泌素前体释放肽。非小细胞肺癌就是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它和小细胞(癌)相比,癌细胞生长分裂比较慢,扩散转移相对比较晚,但有75%的非小细胞肺癌发现的时候已经处于晚期、中晚期,5年生存率偏低,免疫组化的标记物是ttf1和afternoonap40zk56,肿瘤标记物是cea就是癌胚抗原,鳞癌相关抗原就是scc,还有就是细胞角蛋白19片段。

为什么肺癌要分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因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它的生物学行为,是完全不一样的。小细胞肺癌可以理解成为,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这种肺癌来得快,不能开刀。对化疗比较敏感,远期生存质量不好,愈后也不佳,恶性程度非常高,所以把它单列出来,叫做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又包含,有很多的类型,包括肺腺癌、鳞癌、腺鳞癌、类癌、粘液囊性癌,各种各样的癌,整体来说它的生物学行为是比较统一的,早期的时候是适合做手术的。所以我们医生就,人为的把它划分为两大类,一个小细胞和非小细胞。

肺癌小细胞和非小细胞的区别

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两种主要的病理学类型,其差异具有很多方面的不同,主要包括细胞形态学上的差异,组织化学染色方面的差异,以及基因检测方面的差异。而非小细胞肺癌在同比下,细胞较大,核相对较小,核质比相对较小,通过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提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是两种不同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组织化学成分差异。对于细胞形态学而言,小细胞肺癌的大小较小,细胞核相对较大,核质比的比值相对较高,具有着特殊的形态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