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小儿发热可能是白血病

近年来小儿白血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的统计,中国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率为3/10万,每年新增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中两万多名是儿童。但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并没有发现导致儿童白血病的明显诱因。

据临床观察,儿童白血病在早期有以下几种表现:

急性白血病多有胸骨压痛,这对诊断有一定意义。白血病细胞浸润破坏骨皮质、骨髓和关节,关节痛多见于儿童,肢体骨骼痛多见于成人急淋。

1.发热

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可表现各种热型,常见于呼吸道、泌尿系、肛周等,往往感染灶不明显,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一般而言,中性粒细胞小于1.0×109/L时感染机会中度增加,小于0.5×109/L时感染机会显著增加,当小于0.1×109/L时几乎都有严重感染。

2.出血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下、口腔、鼻腔为最常见。颅内出血、消化系、呼吸道大出血可致死亡。血小板减少是出血的重要原因,尤其在(20~10)×109/L以下时极易出现严重出血。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容易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可表现为多部位出血,皮下大出血,极易出现颅内出血而死亡。由于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在血管集聚停滞,损伤小静脉、小动脉的内皮,可引起局部严重的出血。

多糖体有抑制凝血作用,因此感染常合并出血,抗白血病药物如氨甲喋呤、强的松、门冬酰胺酶等,可引起肝损伤以及胃粘膜溃疡出血等。

4.贫血

患者在早期即可出现面色苍白、心悸、乏力、浮肿等。贫血原因是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干扰幼红细胞的增生,并使其对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降低,无效性红细胞生成,出现隐性溶血。

使用抗白血病药物如阿糖胞苷、氨甲喋呤、柔红霉素等干扰核酸代谢,使幼红细胞巨幼变,而加重贫血。

5.血化验检查数据的异常改变,大多数患儿白细胞增多几万至几十万,骨髓白细胞呈显著增生。

6.白血病细胞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可发生脑膜白血病,患儿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惊厥、昏迷。

白血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白血病潜伏期

白血病一般是没有潜伏期的,如果患者有高危的因素就有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的发作。临床上白血病发生主要跟以下几种因素有关系。第一可能跟患者体内基因突变有关,体内存在白血病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得病。第二可能跟家族遗传有关,家族中有白血病的患者也更容易得病。第三可能跟患者长期接触一些化学物质,比如苯,氢醌等有关。第四可能跟患者所处的环境有关。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如何区别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区别:1、急性白血病主要是因为它的白血病细胞处于原始阶段,或者早期的幼稚阶段,它的自然病程比较短,只有数个月。病人的症状表现的比较重,贫血、出血、感染、骨痛这些症状明显。2、慢性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分化发育的比较成熟,它的自然病程也比较长,能达到数月甚至几年,他的病情的症状比较轻。例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病人,可能就是一个单纯的淋巴结的肿大,血常规表现为一个淋巴细胞的增多,但是病人在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之内,淋巴结和血细胞的变化不明显。

白血病分为哪几种

白血病的分类如下: 1、白血病根据细胞来源的不同,可以分成髓系白血病、淋巴系白血病、不能分型的白血病、混合来源的白血病。 2、根据病程的急性与慢性,又可以分成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 3、如果有各个器官浸润的情况下,按照白血病细胞的系列来分,可以分成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等。急性白血病往往突然出现的发热,尤其是高热、贫血、面色黄白、乏力,或者是一磕碰之后,身上容易有瘀斑和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