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咬指甲怎么治疗

初中生咬指甲可以通过心理调理、转移注意力和药物治疗的方法改善症状。

1、心理调理:大部分孩子出现咬指甲的情况与心理压力过大,过度紧张、焦虑等有关。这种情况下父母要主动的与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恐惧,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压力,克服焦虑,紧张的情绪,缓解症状。

2、转移注意力:发现孩子咬指甲时不要去直接干预孩子的行为,可以引导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打游戏、看电影等,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克服症状。

3、药物治疗:化验微量元素,如果发现孩子有缺锌的表现,可以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甘草锌片、赖氨葡锌片等药物治疗。如果孩子有明显的焦虑情绪,需要遵医嘱服用劳拉西泮片、丁螺环酮片或舍曲林片等药物治疗。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怎么防止咬指甲

预防和矫治吮手指及咬指甲的关键,在于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避免错误的哺乳方法,以杜绝养成不良嗜好。对于已养成此类不良习惯的儿童和成人,在矫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弄清原因对症下药:对儿童,如属于喂养方式不正确,应培养孩子有规律的进食习惯,做到定时定量饥饱有节。如属于孤独寂寞等原因,则要给孩子一些有趣味的玩具,使其有机会与成人或其他孩子一起游戏,培养其对环境游戏的兴趣,以转移其注童力逐渐纠正此类不良嗜好。对成人应引导其认识这种行为的幼稚性并教授正确有效的排忧解愁的方法,自觉戒除这一怪癖。二,正确教育,切忌粗暴:吮手指及咬指甲,在幼儿时期是很自然的。因此,不应简单的禁止,否则反而会强化这一行为,使他们感到更紧张。只有主动提供多种有趣的事,如做手工、做游戏等,而不应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自然会解除其困惑,改掉这些不良嗜好。对此类不良嗜好施予强行制止的行为是有害无益的,嘲笑、讥讽、恐吓、打骂更是不妥,这样做只能使孩子的情绪更加紧张不安,甚至产生自卑感、孤独感等不健康心理。

儿童咬指甲

时间长了就成为习惯,也可能是缺锌引起的,或者是其他因素引起的,这种不良习惯是不会生的,容易感染炎症,需要帮助孩子戒掉这种不良习惯,如果是缺锌引起的,就需要补锌。刚开始可能是孩子自找安慰的表现。

长期咬指甲的危害

有的孩子还伴有像吮吸手指、挖鼻孔、睡眠不安宁、多动等一些行为,注意力容易分散,咬指甲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指甲出血、感染、甲沟炎等等。如果说我们针对咬指甲得行为强烈得去制止,不仅不能够减轻咬指甲的行为反而不断得强化,使患者形成一种咬指甲得习惯。从另一个人方面来说,儿童咬指甲本身还是一种压力的释放,是一种舒缓心理压力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