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6.6mmol/L怎么回事,怎么办

餐后血糖6.6mmol/L不正常,处于高血糖前期范围,其原因包括生理因素、遗传因素、糖尿病前期等。

1、生理因素:常见于餐后12小时。此外,短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均可造成血糖的暂时升高。这种情况不需要特别治疗,避免诱发因素后餐后血糖就会恢复正常。

2、遗传因素:直系亲属(父亲、母亲、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其子女发生高血糖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定期复查,避免糖尿病发生。

3、糖尿病前期:如果空腹血糖>6.1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被称为糖尿病前期。此时需要少食多餐,适量运动,避免餐后血糖进一步升高。 此外,肝脏疾病、甲亢、脑血管意外也可能导致该情况,建议患者尽早就医,及时治疗。

4、肝脏疾病:肝脏在糖代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肝脏疾病如脂肪肝、肝炎等可能影响血糖的调控,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在发现高血糖情况时,除了进行血糖管理外,也需要关注肝脏健康,遵医嘱进行肝功能检查。

5、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激素过多可能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如果怀疑甲亢,可以进行相应的甲状腺功能检查,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6、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调控,包括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导致血糖异常升高。对于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康复治疗,维护神经系统的功能

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导致的高血糖,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持续出现高血糖情况,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明确病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叫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的解释如下: 1、八个小时到十个小时以上不进食含有任何热量的食物的时间内测得的血糖值,称为空腹血糖。第一口食物到口腔里面开始计算的,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称为餐后血糖; 2、美国认为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为3.9~5.6mmol/L,我国认为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为3.9~6.1mmol/L;而餐后血糖的正常值都认为是3.9~7.8mmol/L。

什么叫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早餐前的血糖,隔夜空腹八到十个小时以上,没有进食这种状态下的血糖。一般是在3.9到6.1毫摩尔每升之间;餐前血糖包括空腹血糖,早餐的餐前血糖,中餐前的血糖以及晚餐前的血糖;餐后血糖是指吃饭以后的任何时间点的血糖,包括餐后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的血糖。临床用得最多的餐后两小时血糖。一般要控制在7.8以下,老年的糖尿病患者控制在10毫摩尔每升。

孕妇餐后两小时血糖

当孕妇发现自己的血糖较高,应该做到少食多餐,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含糖量高的食物,严格控制饮食。餐后两小时正常血糖应该小于6.7mmol/L。同时要注意休息,定期产检。注意定期监测血糖,如果是通过饮食血糖不能控制的话,需要到医院遵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注意多喝水。一般情况下孕妇的餐后两小时血糖是4.4-6.7。应该继续监测血糖变化,如果持续高血糖,就考虑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该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少量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