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后不想吃饭怎么办

在发烧时不想吃饭可以通过适当多喝水、少量多餐、多吃高营养食品以及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来维持身体的营养和正常功能。

1、适当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1500-2000ml)对于身体的恢复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发烧时,身体会排除大量汗液,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此外,水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康复。

2、少量多餐:可以选择少量多餐的方式来摄取营养物质,如将早中晚三餐改为五餐、六餐,建议多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

3、多吃高营养食品:例如牛奶、蛋类、瘦肉、豆腐、酸奶等,这些食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4、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品:如烧烤、火锅、麻辣烫、炸串等,发烧时身体处于虚弱状态,进食这类食物会加重胃肠道刺激,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所以要尽量避免。

发烧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一种反应,会消耗身体的能量和养分,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影响食欲,但恢复健康的身体需要营养供给,因此即使不想吃饭,也应该强迫自己适当进食。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打预防针后发烧

在打完预防针后出现正常的免疫现象,会有发烧情况,一般不用紧张,但需要检查体温,当体温超过38度5以上是需要给予退烧药物治疗。打完预防针之后,可能会出现疫苗注射部位的炎症反应如皮肤的红、肿、热、痛,可能会出现发烧情况,以低烧为主,另外还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所以当发烧39度需要给予用退热治疗,建议给予物理降温,并建议在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

洗澡后发烧

发烧出汗之后不建议立刻洗澡,发烧出汗之后毛孔是张开,很容易感受外邪,尤其是风寒之邪,可能会造成发烧的重复感染,引起疾病的加重,可以在出汗2-3小时之后洗浴。如果这时候不注意避风寒,极易导致风寒外邪侵袭而入里入化热,出现发烧。最常见的为感染性因素所引起的发烧,常见于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多是由于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其他病原体所导致。

儿童打预防针后发烧

接种疫苗后发烧的处理原则:受种者发热在≤37.5℃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他疾病,经对症处理后1—2天即可恢复。受种者发热>37.5℃或≤37.5℃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或伴有其他较重反应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防延误病情,同时要及时与接种单位医生联系。如果孩子在接种疫苗后的几天内出现发烧、出疹子等异常情况,可能不是生病了,多半是接种疫苗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