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宴会结束,朋友想送李先生回家时,发现他“醉酒”症状似乎比先前更重了,意识恍惚、反应迟钝、呈现嗜睡状态,全身大汗,而且胳膊腿还一阵阵不自主抽搐。见此情景,朋友们忙打“120”电话,叫来救护车把他送到了医院。经过医生仔细检查并验血糖证实,李先生不是醉酒,而是空腹饮酒过多引起的低血糖。
经医院抢救,数小时后李先生神志恢复,抽搐停止。事后医生告诉他:如果再晚些送来,低血糖过久将会导致脑组织不可逆转的损害,就可能变成植物人甚至死亡。
在饥饿及空腹状态下,机体主要通过糖异生途径以及肝糖原分解来提供葡萄糖以维持自身血糖的正常。而乙醇可以抑制体内糖异生,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空腹大量饮酒,当体内有限的肝糖原储备被完全耗竭以后,就会发生低血糖。此外,乙醇还抑制或延迟低血糖时升糖激素的释放,这也是导致空腹低血糖的一个原因。
不仅如此,乙醇还可增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增加餐后低血糖发生的危险。但是,乙醇并不抑制糖原的分解,因此,那些营养良好的肥胖者以及12~24小时内摄入足量碳水化合物者,由于肝糖原储备充分,故很少发生低血糖。
饮酒所致低血糖可发生在空腹或餐后数小时,与饮酒方式、饮酒量多少以及饮酒者个体情况有关。患者往往有过量饮酒史,饮酒前数小时或数天没有或仅摄入少量食物,与普通低血糖以交感神经兴奋为突出表现不同,酒精性低血糖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神经缺糖症状,如意识混乱、偏瘫、嗜睡甚至昏迷。如果救治不及时,低血糖时间过久,很可能导致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因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而死亡。
醉酒(即酒精中毒)系指酒精对中枢神经的麻醉性抑制,其过程通常是先兴奋、后抑制;而酒精性低血糖者,大多发生在空腹饮酒后不久,其兴奋症状不明显,往往直接进入抑制状态。另外,还有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给患者喝一杯糖水,如能很快缓解症状,就说明不是醉酒而是低血糖。但实际上,醉酒症状和神经低糖症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如果不抽血化验,有时临床很难鉴别。
因此,建议对所有到门诊的酒精中毒者常规测定血糖,以便于及时正确地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