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十分常见。可以说任何人,只要不是早年夭折而能享其天年的,都会发生心律失常。不仅许多疾病和药物都可引起和诱发心律失常,即使是身体非常健康的人,随着年龄增加,发生心律失常的比率也逐渐增加。
与正常人比较,各种原因的心脏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比率当然更多一些,但是少数类型的心律失常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例如室性期前收缩。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发作类型、患者的耐受程度而不同。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异常状态。有不少疾病可以以发生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或者并发心律失常。但是有了心律失常不一定都是心脏病,因一些正常人也可出现心律失常。对正常人的心脏进行24小时的动态心电观察,发现有70%左右的正常人出现早搏,但均无任何临床症状,特别是老年人,几乎百分之百都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
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有:
1、正常心脏:疲劳、喝浓茶、烟酒剌激、情绪激动及冷饮食用过多等情况下均可能出现心律失常。
2、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后遗症,以及可以引起一过性心律失常的风湿性心肌炎、白喉及流感等急性感染及急性心肌梗死等。
3、药物作用:如洋地黄、奎尼丁、锑剂、氯化喹啉、灭虫宁、安眠药中毒等均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
4、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如低血钙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产生室内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脏骤停;严重低血钾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室颤动;严重酸中毒可直接抑制心肌而使收缩无力,并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导致心脏骤停。
5、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心动过速或心房纤维性颤动。
虽然心律失常非常普遍,但是绝对不能因此就不重视心律失常。因为有的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的确与疾病特别是心脏疾病之间有相当程度的密切关系,甚至是猝死的前兆。对普通患者而言,最关心的是如何判断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