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治疗三大误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逐渐增加,由于骨质疏松症会带来疼痛,并容易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其实,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人随着年纪的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症的几率也会慢慢增加,骨质疏松症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还会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让老人对骨质疏松变得恐惧,再者平时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补钙作用,让老年人都开始盲目的补钙。其实,老年人如果补钙过量,反而没有好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是因为老人对此存在误区。

很多老年人觉得,人变老了骨头就变脆了,就要多吃钙片来进行预防骨质疏松。其实并非如此,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变老的象征。所以不管是是男性还是女性,在30到35岁左右会达到一生之中最高骨量,这叫做峰值骨量。在这之后就会逐渐的丢失,所以,要想骨头变得好,就要在35岁之前补钙。这样到了老年才剩得多。所以,很多老年人补钙并不能改变钙含量的丢失,也没有办法能够治愈骨质疏松。

针对不同种类型的病症,进行治疗的手段也不同,千万不能千篇一律,都去补钙,不然的话出现其他的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果是营养不良所造成的骨质疏松,补钙就会很有效果。但是那些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够去补钙来治疗。很大一部分的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所以这些老年人应该接受医生的专业治疗,不能独自进行补钙治疗。

很多老年人觉得,补充的钙越多吸收的也会更多,身体中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然。一般年龄60岁以上的人,每天大概需要800毫克左右的钙。但是过量补钙并不能吸收,还会造成血液中钙变高。导致高钙血症,会引起很多并发症,比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都会危害到人们身体的健康,所以我们在治疗骨质疏松的同时,还是注意要用科学的方法。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有:1、均衡饮食:首先,老年人要做到均衡饮食,多吃肉类、多喝牛奶、羊奶等乳制品,另外也要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品,比如说一些海产品,包括虾皮等等。2、增加运动量、多晒太阳: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还要调整生活的方式,要适当增加运动量,增加户外活动和日晒的时间,日晒可使体内的活性维生素D合成增加,在活性维生素D的帮助下,钙质能很好的吸收,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的几率是很高的,所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更好的预防和避免骨质疏松的出现。 

老年人严重骨质疏松怎么治疗

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给予抑制骨吸收,比如服用雌激素补充钙剂同时应用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比如活性维生素D进行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跌倒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施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给予体疗、理疗、心理治疗,同时给予营养补钙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人到老年以后,尤其是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骨质疏松并发症

骨质疏松的并发症还是不少,骨质疏松严重一点的会引发骨质疏松骨折,就是较严重的骨质疏松骨折,骨质疏松还有一些并发症,就是因为骨头引发了一些疼痛,骨松引发的的肌无力,肌肉的灵活性下降,从临床上来讲最常见的就是这几种。其他的因为骨质疏松和合并症,比方说和糖尿病合并的,和肝炎合并的,它和脑部的疾病合并,两个疾病一合起来,骨头又发生衰竭,所以疾病就会更加严重。所以骨质疏松主要的并发症就是骨折,会疼痛,还和其他疾病有合并的一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