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白血病是心存忌惮,谈之色变,一旦得了白血病会不知所措。白血病的诊断是确诊白血病的基础,但是,在诊断白血病的过程中,往往还会出现与类白血病反应相混淆的情况,耽误了正确的治疗。在诊断的过程中要分清类白血病反应与白血病的区别。
分清类白血病反应与白血病的区别
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出现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增高(>50×10/L)和(或)存在有异常未成熟白细胞,与某些白血病相类似,但随后病程或尸检证实没有白血病。
根据反应细胞的不同,将类白血病反应分为以下几种:
①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多达30×109/L以上,或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
②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轻度或明显增多,分类中成熟淋巴细胞达40%以上,并可有幼稚淋巴细胞。
③单核细胞型类白细胞反应:白细胞计数在30×109/L以上,单核细胞﹥30%,并可有幼稚单核细胞出现。
④嗜酸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血象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加,以成熟型细胞为主。
⑤红白血病型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中有幼稚红及幼稚粒细胞。⑥血细胞不增多型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计数不增多,但血象中出现幼稚血细胞。
类白血病反应主要在以下方面与白血病相鉴别:
①类白血病反应有明确的病因如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大出血、急性溶血、过敏性休克等原发病和中毒或服药史等。
②类白血病反应绝大多数仅有血象的变化,很少有骨髓象的明显异常,且血象也只限于白血病系列(除外失血、溶血所致者),一般不波及红细胞系列与巨核细胞系列,临床上一般无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个别病例,除血象有明显表现外,骨髓象亦呈原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过度增生,酷似急性白血病,对分辨有困难的病例可进行白细胞-祖细胞(L-CFU)培养、流式细胞术、免疫学表型及染色体分析等检查,进一步对类白血病反应与白血病进行鉴别。
③原发病经治疗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的血象变化随之恢复正常。
类白血病反应要注意在诊断过程中的鉴别,防止误诊的出现,导致延误治疗时机。一旦发现得了白血病就要及时治疗。目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西医的优势,优势互补,疗效确切,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促进细胞逆转法”
类白血病反应的症状与临床表现与白血病是十分类似的,所以患者在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到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诊断。一旦发现得了白血病就要及时接受治疗,治疗白血病在方法的选择上要慎重,不要盲目选择,要有适当的比较,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