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的症状及护理

腹外疝是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而成。腹股沟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

小儿疝气的症状及护理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睾丸逐渐下降,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突。鞘突下段在婴儿出生后不久成为睾丸固有鞘膜,其余部分即自行萎缩闭锁而遗留一纤维索带。如不闭锁,肠管等腔内组织可以经腹膜鞘状突从内环穿出腹壁,斜行经过腹肌间的腹股沟管,从外环突出至皮下,进入阴囊,即形成先天性腹股沟斜疝。

(1)腹股沟或阴囊有光滑、整齐、稍带弹性的可复性肿块。当小儿哭闹、站立、咳嗽时,肿块出现或增大,平卧可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复位后,以手指通过阴囊皮肤伸入浅环,可感浅环扩大,患儿咳嗽,指尖有冲击感。

(2)当斜疝出现嵌顿甚至绞窄时,小儿立即表现腹痛、哭闹、局部压痛、频频呕吐。

(3)1岁以下婴儿可暂不手术,用绵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管深环,防止疝块突出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

(4)1岁后,若疝囊仍存在,应尽早手术。术式选择疝囊高位结扎术。若嵌顿疝诊断成立,需急诊手术。

(5)术后予小沙袋按压伤口数小时,并嘱其适当卧床。

(6)家长对术后小儿的护理十分重要,尤其应注意避免小儿哭闹、咳嗽、便秘等,以免腹股沟疝复发。

小儿疝气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疝气带有用吗

通过穿戴疝气带带来的外部力量可以减少肠管的脱出,但是疝气带也只能缓解小儿疝气的症状,防止腹腔内容物从腹壁缺损的地方脱垂出来,不能达到根治小儿疝气的目的。同时小儿疝气戴疝气带需要注意松紧要合适,太松无法达到效果,太紧容易压迫周围组织,造成缺血。小儿疝气通过戴疝气带的方法是缓解小儿疝气症状比较好的方法,对于疝气比较小,又不经常发作的患儿可能效果比较好。

小儿疝气手术记录

孩子进行过疝气手术后最好还是卧床休息一两天,期间以清淡的饮食为主,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尤其是腹部不能进行大范围的扭动或者蠕动。目前在小儿疝气的治疗方法一般都采用的是腹腔镜微创手术方法,就是在肚脐打开一个孔,将腹腔镜的管子塞入体内对疝囊高位结扎。腹腔镜手术也有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一般只要是正规的医院都可以进行。

小儿疝气肚子疼怎么办

宝宝疝气、肚子疼的症状出现之后,需要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小儿疝气由于肠道的反复脱垂,掉入到了非正常的位置,肠道的反复压迫或者是扭转,可能会出现肠道的一些问题,肠道可能会出现绞痛或者是出现消化吸收不良的情况,影响到小孩子的发育。如果孩子的年龄没有超过2岁,疝气可以达到自愈,这时只需要进行保守治疗,日常注意饮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