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是指眼球在调节静止状态下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等屈光间质在视网膜后形成焦点,落在视网膜表面的影像是模糊的,这样的眼被称为远视眼。多数儿童出生时有一定程度的远视,但在12岁以前消失。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有困难某些严重患者看远处物体也可能出现困难。
1、远视按调节状态的分类
通常按照调节对远视眼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将全部远视的量分为隐性远视和显性远视,而显性远视又包括绝对远视和随意性远视两部分。
隐性远视指只有在“湿性”验光(睫状肌麻痹状态下验光)中才能暴露的那部分远视。换言之,就是指在“干性”验光(无睫状肌麻痹状态的常规验光)中不会被发现的远视成分。而不被发现的原因就是这部分远视性屈光缺陷,由晶状体的一部分调节力量所代偿。远视眼因常常始终维持在使用一定调节力的状态,使睫状肌过度紧张,造成调节难以放松,这就是导致视疲劳的主要原因。
显性远视是指在“干性”验光过程中就可暴露出的那部分远视。显性远视的度数就等于将远视眼矫正至正常状态所使用的最大正镜度数。
而显性远视成分又包括了绝对远视和随意性远视两部分。
绝对远视指只有通过一定度数的正镜片才能矫正(提高视力)的那部分远视成分,也就是调节作用所无法代偿的那部分,只能通过添加镜片来弥补。绝对远视的度数就等于“干性”验光中矫正至正视状态所使用的最小正镜片度数。
随意性远视指可以由自身晶体的一定调节力所代偿的那部分远视。但其应区分于隐性远视。两者虽然都是可由晶体调节力所代偿的一部分远视,但不同在于隐性远视成分在“干性”验光中是不能被发现的,只有在“湿性”验光中才能表现出来,而随意性远视则在“干性”验光中即可被发现。
2、以调节分类的各类远视之间的关系
2.1等量关系
随意性远视+绝对远视=显性远视
显性远视+隐性远视=全部远视
2.2转化关系
远视患者通常处于过度调节状态,从而其睫状肌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生理性的张力。这种张力总是保持而不能放松,这就是隐性远视的部分。只有通过麻痹睫状肌或随着年龄的增长或戴镜适应一段时间后才会放松下来,我们就是从这个角度划分隐性和显性远视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隐性远视在逐渐向显性远视转化,隐性远视成分逐渐减少,而显性远视逐渐增多,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随意性远视也会变得越来越“不随意”了,也就是说随意性同样会向绝对性远视转化。
3、调节状态对各类远视视觉的影响
3.1被调节代偿的状态
由于可以被调节所代偿,只单纯具有随意性远视和隐性远视的患者常具有良好的远视力。
3.2调节失代偿状态
由于绝对远视不能被调节代偿,故在未矫正的状态下,这类患者通常远、近视力均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