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中大黄的功效

大黄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中医认为大黄苦寒沉降,峻下实热,荡涤肠胃,走而不守,斩关夺门,有“将军”之号,故其处方用名有生军、熟军、川军、酒军等。

大黄用途甚广,为治疗热结便秘、壮热神昏的要药,对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及火热上攻的目赤、咽肿、咽痛、牙痛以及瘀血阻滞引起的各种病证,都可配伍使用。大黄所含的大黄酸、大黄素、大黄6—甲醚与大黄酚有良好的抗菌与止血作用,对防治胃病特别重要。

此外,大黄所含有的鞣质的用途很多,在医疗上主要有:

多用治胃肠道出血、水泻(鞣质具收敛性)以及肠道感染(鞣质能凝固微生物的原生质而呈现一定的抗菌作用),有止血和止泻等作用。

多作为创面保护药和局部止血剂。这是利用鞣质可使创伤组织表面蛋白质凝固,形成沉淀性痂膜,从而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发炎,减少分泌渗出和血浆损失,这一点在大面积烧伤的治疗上很有价值(针对感染、大面积渗出等重要环节),例如常用的大黄、虎杖、地榆等都富含鞣质,是中医治疗烧伤经常选用的药品。

据许多实验推测,大黄的止血机制之一是兴奋胃肠道的局部血管。去甲肾上腺素亦能提高血管收缩力,其作用出现迅速而剧烈,但维持时间较短。而大黄的作用较缓慢,且温和而持久,这可能有助于血管闭合及血栓形成,从而有利于止血。当然大黄的止血机制是多方面的,大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是大黄多种活性成分的综合作用。

胃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胃病丸

如果患者有食欲不振,便秘,恶心,呕吐,脾胃虚弱等症状的话可以吃胃病丸。所以如果患者患有胃病服用药物效果是很好的,除此之外还可以服用一些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的药,比如奥美拉唑等。患者可以在空闲的时候多锻炼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使患者得胃病的几率大大减少。胃病丸是由中药合成的一种复方制剂,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按照说明书来进行使用服。用药物期间要注意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要戒烟要戒酒,避免对胃黏膜的损伤进一步加重,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如果出现有腹泻的表现要做个大便常规检查。胃病丸,健脾化滞,理气止呕。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脘疼痛,气逆胸满,倒饱嘈杂,嗳气吞酸,呕吐恶心,宿食停水,食欲不振,大便不调。

胃病丸

你好,胃病丸里面都是中药成分,包括槟榔、香附、枳壳、陈皮、砂仁六神曲、山楂、谷芽、麦芽、桔梗、白扁豆、厚朴、黄连、瓜蒌、鸡内金、萝卜子、枳实、吴茱萸、茯苓等。胃病丸具有健脾消食化滞、理气止呕的作用,对于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所导致的胃脘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嗳气、食欲减退等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本药品不适用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胃阴虚证。对于胃病的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一些奥美拉唑等药物来进行缓解的,但是具体的治疗药物需要根据引起胃病的原因来进行,确定胃部疾病包括的方面是比较多的,例如出现胃溃疡或者是出现胃糜烂时都是属于胃部疾病的,但是所使用的药物上也会出现有所差异,所以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之后再进行用药。

胃病患者胃酸过多怎么办

胃病患者胃酸过多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现象,胃酸多可能是胃酸本身分泌过多,有人是高胃酸分泌的体质,这样胃酸过多就容易造成胃酸反流,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或者由于酸水过多,导致黏膜的损伤出现胃疼、胃黏膜的糜烂,甚至严重的时候可以出现溃疡,中医讲无酸不作疡。所以在慢性胃病的患者,如果出现胃酸过多的情况下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您可以服用西药,西药里面一种是PPI类的叫质子泵抑制剂,也就是临床上常用的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潘托拉唑诸如此类的药,能够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除了这一类还有一种叫HR受体拮抗剂,也是治疗胃酸分泌过多的,还有一类药物是中和胃酸的,比如铝碳酸镁片、铝镁加混悬液,它都能够有效的中和胃酸对黏膜起到保护的作用,这些是西药的治疗,如果用中药治疗,我们中药里面也有很好的理气和胃通降,抑酸护膜的药物能够从根本上调理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达到临床治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