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零食易致小儿厌食

不少深受厌食症困扰的孩子,家长为此忧心忡忡。在1岁~6岁学龄前儿童中,存在挑食、偏食、厌食等不良饮食行为。而大多数的厌食症患儿,都是因为食物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良所致。那么,导致小儿厌食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小儿厌食症常见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

名医在线专家建议:家长注意以下几点,吃饭定时、定量;不吃或少吃零食、不偏食;合理安排膳食,蔬菜、水果可适量多吃一点,注意营养平衡;营造舒适的就餐环境;让孩子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以增加体能消耗,促进食欲。

此外,家长在给孩子准备饭菜时要注意以清淡、本味、天然为主。由于孩子的味觉很敏感,太鲜美的食物和孩子以后吃的食物形成反差,就可能厌食。

家长还可尝试对小儿进行腹部按摩、少吃多餐、补充益生菌、喂食营养粥、食物补锌以及中药调理等方法来防治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厌食症

主要有两种病理生理因素:一种因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影响消化功能,使胃肠平滑肌张力低下,消化液分泌减少、酶的活性降低;是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脾胃气虚:患儿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厌食、拒食,若稍进饮食,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苔薄白等;小儿厌食症的症状比较多样化,典型症状为不爱吃饭。

小儿厌食症的原因

小儿厌食症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胃肠道疾病、全身器质性疾病、不良饮食习惯等。 1、胃肠道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等; 2、全身器质性疾病:如结核病及其他慢性感染、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可表现为厌食。 3、不良饮食习惯:是儿童厌食的主要原因。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家庭管理策略不合理,喂养不当,摄食行为偏离,食物种类偏离,缺乏有效对策,缺乏组织家庭平衡膳食基本知识等。 此外,部分小儿出现厌食症可能是因为微量元素锌或铁缺乏、长期摄取无盐饮食、维生素A、维生素D中毒引起。

中医如何诊断小儿厌食症

中医诊断小儿厌食症临床是以长时期食欲不振,食量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就诊断为小儿厌食症。另外根据中医的辨证,分为脾失健运、脾胃气虚和脾胃阴虚,最常见的三个基本证型来进行分证论治和辨证论治。另外现在临床上,中医也常见于两种类型,一个是脾虚肝旺,或者肝旺脾虚,中医叫脾胃不和或者肝胃不和,还有一个就是脾湿困脾,脾虚湿困和湿困脾胃临床上也比较常见,根据这个就基本上诊断为小儿厌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