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 可预防小儿肥胖

小儿肥胖有单纯性小儿肥胖和继发小儿性肥胖,其中单纯性小儿肥胖最常见,引发单纯性小儿肥胖的因素很多,有遗传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等等。那么要怎么预防小儿肥胖才是重点的问题,有研究指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将来小儿肥胖的概率。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根据他们在全国12个城市对1959-1965年出生的孩子进行的调查,在婴儿出生后的头4个月喂配方食品更后来容易成为肥胖的孩子或成年人。而在出生后的头6个月内只喂母奶不喂其他食品的婴儿可以避免后来成为肥胖儿。美国儿科研究院推荐后面这种办法。

一般情况下,家长们根据医生的推荐,在孩子4个月左右增加喂固体食物。但是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这对孩子的发育是不利的。专家们说,吃配方食品的婴儿会吸收过多的热量,而喂母奶的婴儿体重增加更慢,以后超体重的可能性更小。孩子过胖和发胖速度快可能容易引起心脏病。婴儿头几个月内大脑会“调节”食品和胃口,消化过多食品的婴儿将来会吃得很多。专家们建议最好在一年内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喂母奶,或6个月以后慢慢补充一些固体食品,同时坚持母奶喂养。

学者们对老鼠的试验表明,饮食会影响大脑。出生后头几天吃食过量的老鼠大脑调节胃口的部分发生了变化。对人来说可能发生类似的情况。研究人员认为,除特殊情况外,大多数妇女都有足够的奶可喂婴儿,即使是营养不足的妇女喂母奶也能使婴儿健康成长。

并应定期监测体重,防止发生肥胖症。家长肥胖者宜参与饮食治疗,与小儿共餐,能起积极作用。

小儿肥胖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肥胖症

小儿肥胖症是由于食欲过剩、缺乏运动、饮食偏食等原因导致体内脂肪过多堆积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它可以分为两类:原发性的继发性的。小儿肥胖症是不严重的,但是肥胖症是一种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消耗的营养失调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肥胖现象日益严重。有的孩子食欲很好,吃的多,但是不注意运动,摄入大于消耗过多,也会导致肥胖。也就是说,如果父母肥胖,孩子以及兄弟姐妹肥胖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很多。

肥胖和肾病有关系吗?

严格来讲,肥胖和肾病没有确切的关系,但是代谢异常会引起肾脏病变,如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所以控制体重很有必要。肾虚是可能引起肥胖的。肾虚的人内分泌功能减弱,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就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合成的分泌减少,基础代谢水平降低,极大可能造成对身体内的卡路里消耗减少,导致发胖。所以可以适当考虑食用一些补肾益气的食物

胃热湿阻型肥胖症状

一般来说的话,这种病会出现脾胃运化受阻,还有就是全身湿热的变化,还会出现大便溏泻或者是身体比较乏倦,感觉身子比较重特别的难受,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在平时的饮食上一定要进行调整,可以多吃一些薏米红豆粥,还有平时的饮食也一定要注意清淡,估计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服用一些草决明这种清胃热的泻药,这样的话可以利用排便来降火气,平时可以多喝一些温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