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拍打两侧大腿根部可治痛经

痛经是女性的常见病症,特别是未婚少女痛经的症状更严重。但很多女性因为习惯了月月痛的经历,往往不把痛经当回事,这是不行的。女性还是要积极治疗痛经,而常拍打两侧大腿根部可治痛经。

小张的胃口从小就差,入夏以后更明显了,医生说是脾虚造成的。而且自从初潮之后,她每个月都会发生痛经,后来医生给她开了些调理脾胃和痛经的药,并介绍了一个按摩的方法,即用手轻轻拍打两侧大腿根处,每天拍打2—3次,每次3—5分钟。一个月后,小张的食欲果然有所改善,痛经症状也有所缓解。

中医认为,脾虚是指脾功能不足,特点是吃得少、胃口差、食后腹胀、四肢无力、怕冷、大便稀溏等。《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这句话的意思是,脾胃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于两髀。两髀是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比如,现代人长时间久坐,会使周身气血运行缓慢,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下降,易形成痰湿淤阻。

而痛经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痛经的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使痛经发作。

拍打两髀,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有效的穴位,即气冲穴和冲门穴。气冲穴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的内侧,对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双脚冰凉等症状有一定疗效。而冲门穴在人体腹股沟的外侧,能辅助治疗崩漏、带下和各种妇科炎症。

因为人体的腹股沟处是比较容易被邪气侵犯的地方,而且人体的经络多通过此处,所以适当的刺激,确有健脾的效果。但是拍打时,用力一定要轻。

痛经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痛经拉肚子

痛经出现拉肚子可能是由于受到了激素影响所导致的一种现象,如果症状较轻的话,也不用太过的担心,女性在生理期间出现轻微的不适,也是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但是如果拉肚子或者是痛经的情况特别的严重,也需要到医院就诊。痛经是由于月经期,经血和子宫内膜中的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所引起。月经期女性盆腔充血,膀胱、子宫、直肠相邻,子宫收缩可以牵拉刺激直肠,引起拉肚子。

痛经贴

实证痛经可以贴在任脉,足太阴脾经穴位上。痛经大多数由宫寒引起的,临床表现为经行腹痛,得热痛减,或者月经周期延后,经血量少,色暗有血块 ,畏寒怕冷,手足不温,舌紫暗,或舌边有瘀点等症状。立即给予热敷,或者贴暖宝宝,喝生姜红糖水温经散寒,化淤止痛。痛经贴的副作用是不大的,通常情况下没有什么大的副作用,但是痛经贴因为是一种膏剂,对局部皮肤可能会造成一种刺激,时间长了,会出现一种过敏现象,出现着,皮疹,瘙痒,甚至起水泡的情况。

痛经丸

但是痛经的疼痛时间长达3天者,影响生活者应当予以治疗。重视心理治疗,消除紧张和顾虑。痛经丸中含有多味中药,有养血、活血的当归、白芍、香附、丹参、红花、川芎、益母草等中药,有木香、青皮等理气的药物,有炮姜、肉桂等药性温热得温里散寒的药物,还有止痛的良药元胡。多味中药同用共同起到活血止痛,温里调经的作用,主要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痛经丸不建议在月经期间服用,防止引起月经量多或崩漏的发生,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忌食寒凉性食物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在经期不宜洗澡,宜多吃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心情舒畅,注意个人生理卫生,注意休息。痛经丸具有温经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血瘀所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