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内服外用加中医调理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以皮肤特征性皮疹,瘙痒为主,缓解与加重反复不休的一种慢性皮肤疾病。好发于四肢内侧、颜面、颈部及胸背体躯部,呈对称性分布;以浸润性红斑、痒疹、鳞屑、苔藓等皮肤改变为主,病程迁延难愈。属中医的“四弯风”。

中医认为婴儿期的异位性皮炎表现为湿热较重,治疗方法为清脾消导、清热除湿;少年期、成人期表现为脾虚血燥,治法为健脾除湿消导、养血润肤止痒。

婴儿期建议处方:生白术、生枳壳、生苡仁、炒莱菔子、焦三仙、焦槟榔、焦栀子、马齿苋、白鲜皮、冬瓜皮、黄芩、大青叶。

少年期、成人期建议处方:炒白术、炒枳壳、炒苡米、炒莱菔子、厚朴、白鲜皮、苦参、当归、生地黄、赤白芍、首乌藤。

用药时切忌大热大补之晶,以免热助其热;少儿期久病脾虚,用药时切忌大苦大寒之品,以免伤其阳,致使虚其虚。外用药治疗原则与成年湿疹相同,但应注意既要适当降低药物浓度与用量,又要注意配合抗感染治疗。

因为异位性皮炎加重的原因,一是饮食不当,伤食胃滞;二是搔抓过度,皮肤感染,故应适当使用具有抗感染作用的外用药。皮损面积大时应尽量选用中药如马齿苋、黄柏等煎汤湿敷。

此外还应注意饮食及生活调养,如对异种蛋白过敏,对此类食品应少食或煮老一些;避免外来刺激,要穿棉制轻软宽松衣服,丝、毛、羽绒、化纤制品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避免过度的皮肤清洗,更忌烫洗;要保持大便通畅,及时给予通便助消化药物;长期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应用内服外用药物有效地控制瘙痒,以避免因瘙痒加重病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中医按摩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中医有卫气营血这么一说,在我们体表这些肌肉靠着气血来濡养的,这些肌肉里面都有一些气血运行的经脉,靠着我们这种按摩的时候,这种揉、按、滚、压等等一些手法的一些刺激,我们可以有效地促进气血的运行,气血的调畅,比如说中风偏瘫、偏头疼、颈椎病、腰椎病、哮喘、鼻炎、心脏病通过按摩的手法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我们说按摩对多种疾病都有一种非常神奇的效果。

中医把脉前能吃饭吗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把脉前最好不宜吃早餐。清晨未起床、未进食时,机体内外环境比较稳定,脉象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机体的基础生理情况,同时也比较容易发现病理性脉象。由于脉象是非常灵敏的生理与病理信息,它的变化与气血的运行有密切关系,并受饮食、运动、情绪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清晨未起床、未进食时机体内外环境比较稳定,脉象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机体的基础生理情况,同时也比较容易发现病理性脉象,所以常有人说,中医把脉之前不能吃饭。

中医怎么看待保健品的

说到保健品咱们都知道,一般来说它的作用主要就是预防和保健的作用,咱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了,现在好多人都在服用保健品,但是对于病人而言,这个保健品的作用,咱们应该心里边有一个,对它这个作用和地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于病人来说,保健品的治疗作用,咱们不能够有过分的期待,尤其是一些个保健品,在做广告的时候,宣传的这个作用,在病人身上是很难实现的,尤其是一些个像咱们肺癌的,这种大病的这病人,保健品的作品,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心理的安慰,要说它的地位,应该也就处于一个边缘的,辅助的治疗地位了,在临床上如果使用得当的情况下,它是可以应用的,但是一定要和咱们的治疗药物区分好,主次关系咱们要搞好,不能够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