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肝腹水的独到之处

在治疗肝腹水方面,目前西医尚无良好的疗法,多采用输白蛋白、打利尿针等保肝药物治疗,虽能暂时解除病人痛苦,但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而且价格也昂贵,使得多数病人负担不起,过分强裂的利尿也往往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肾功能衰竭和电解质紊乱,并且容易诱发肝昏迷。所以,在临床上多使用中医中药来治疗肝腹水。

1、湿热蕴结:

症状:腹大坚满,脘腹撑急胀痛,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尖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黄芩、黄连、厚朴、枳壳、陈皮、半夏、猪苓、茯苓、泽泻、茵陈、大黄、栀子。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热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腻脉缓。

治则:温中化湿。

方药:实脾饮加减:茯苓、白术、厚朴、大腹皮、木香、附子、干姜、青皮、枳壳。

症状:腹部胀大,入暮益甚,控之不坚,兼有面色晦滞,畏寒肢冷,身体疲倦,尿少便溏或下肢浮肿,舌质淡胖苔薄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则: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附子、肉桂、车前子、猪苓、黄芪。

4、气滞湿阻: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腹部青筋暴露,两胁胀痛,食欲不振,食后作胀,肢体困倦,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疏肝理气,健脾除湿。柴胡

方药: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柴胡、枳壳、香附、白芍、陈皮、川芎、厚朴、苍术、泽泻、茯苓、大腹皮、肉桂。

肝腹水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肝腹水怎么预防?

肝腹水的预防,第一个就是避免各种原因导致对肝脏的损害,从病因学去预防。第二个就是如果一旦发生有肝功能损害的时候,如何避免肝脏的损害进一步加重。总的来说就是病因学预防,职业防护,生活防护。职业防护就是比如说印染行业,橡胶行业或者接触含苯的这类行业。第三个平常所有人都应该预防的就是病毒,防止各种肝炎病毒可能感染。第四个就是防止急慢性损害,比如说长时间大量的饮酒。肝腹水的预防要适当的注意营养均衡也是预防措施。第五个方面有了疾病要及早的治疗,避免它走到那一步去。这个时候要求助专业的医生来完成这个事情。自己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上面提到的职业的预防,减少病毒的感染注意营养。

怎么预防肝腹水?

预防肝腹水的方法:第一个职业防护,有些职业比如印染行业,橡胶行业或者接触含苯的这类行业,尽量注意职业防护;第二个所有人都应该预防就是病毒,防止各种肝炎病毒的可能感染;第三个要防止急慢性的损害,比如长时间大量的饮酒。其他的预防例如注意营养均衡也是预防措施。有了疾病能够及早的治疗,避免它走到那一步去,这个时候你要求助专业的医生来完成这个事情,而不是自己能够完成。自己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职业的预防,减少病毒的感染,注意营养。

什么是肝腹水

肝腹水其实就是指肚子里大量的液体,这种液体更多的是一种漏出液,腹腔里面的血管,血管里面的水由于压力高了之后,漫到肚子里,当然它的原因有很多种,胶体渗透压的下降,进水压的增高,然后淋巴回流的障碍,体内的尿的储留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腹腔的大量的积液,肝硬化的患者,出现肝腹水的情况下,处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肝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