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尿崩症的方法有哪些

尿崩症是以烦渴、多尿、低比重尿为临床特征的内分泌疾病。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伤肾,先天禀赋不足,过服温燥药物是消渴发生的重要因素,此外手术颅脑创伤,瘀血内留,瘀阻脉络,化热伤津,水津输布失常,肾失充养,肾气不固,多饮多尿,邪热耗津,肺肾阴亏,肺失敷布,肾失固摄,烦渴多饮多尿。病邪久羁,耗损精气,肾精亏虚,肾气不固,多尿而多饮以自救,也多引发本病。那么中医治疗尿崩症的方法有哪些呢?

中医治疗尿崩症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认为尿崩症属消渴中的上消和下消,以肺胃两脏虚证为主,总的治疗原则是滋肾养阴,益气生津,可选用中药配合西药应用,也可根据辨证分型选方用药。

(1)阴阳俱虚型

证候:烦渴多饮,尿频量多,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畏寒乏力,遗精阳痿,月经紊乱;舌红苔黄,脉细弱。

治法:阴阳并补

方药:对偏肾阴虚者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麦冬、五味子、玄参、花粉、桑螵蛸、甘草。对偏肾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肉苁蓉、肉桂、附子、枸杞子、黄芪、五味子、人参、甘草。

(2)肺胃阴虚型

证候:烦渴多饮,多尿,口干舌燥,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宜清肺养胃,止渴生津

方药: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味:生石膏、知母、甘草、党参、天花粉、生地、藕汁、鲜石斜、乌梅、黄连、天冬、麦冬等。

(3)气阴两虚型

证候:烦渴多饮,多尿,体瘦乏力,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宜益气养阴,清热生津

方药:从生脉散、竹叶石膏汤化裁,酌加固摄肾气之品:党参、麦冬、五味子、竹叶、生石膏、黄芪、山药、益智仁、肉苁蓉、白芍、生地、知母、山萸肉等。

尿崩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