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可以当做药引

中药处方中讲究"药引"。药引有什么作用呢?据历代文献资料记载,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以增强疗效,起到解毒、护胃、矫味作用。常用的药引有:

食盐:

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生姜

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葱白

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效。治疗感冒风寒、小便寒闭不通时,常用葱白为引。

灯心草

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清心除烦,利尿通淋。治疗心火元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为引。

粳米

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治疗火热病证需用大剂量苦寒药物时,以防苦寒败胃,常取粳米一小撮为引,以顾护胃气。

大枣

甘、温,归脾、胃经,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峻烈药物(如甘遂、芫花、大戟、葶苈)时,常取大枣为引缓和药性。

蜂蜜

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滋养、润燥、解毒。治疗肺虚燥热、肠燥便秘病证时,常用蜂蜜为引。

食醋

酸、平,有散瘀止痛、收敛固涩之效。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证时,常取食醋作药引。

红糖

甘、温,能补中、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少腹冷痛病证时,常取红糖为引。

汤剂:汤剂是指将中草药物用煎煮或浸泡后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体剂型。汤剂适应中医的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具有制备简单易行,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汤剂多为复方,药物之间能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达到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的目的,并能充分发挥中医方剂中各药物的配伍作用。

煎药器具

中药汤剂煎煮器具与药液质量有密切关系。古人强调用陶器煎药是因陶器与药物所含的各种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煎出的汤剂质量好,又因砂锅导热均匀,热力缓和,价格低廉,因而沿用至今。这些金属器皿能与药材中某些成分起化学变化。有些虽能催化某些成分的氧化,影响制剂的稳定性和药效。故一般认为,铁、铜、铝、镀锡等器具不宜用来煎药。

目前医院煎药采用自动煎中药机,可自动控制煎药温度和时间,使煎药、滤过、煎液包装在一台机器上完成,既方便又卫生。

煎药火候

煎药热源与浸出效率及煎液质量亦有关。民间沿用直火煎煮法。沸前用大火(也叫“武火”),沸后改用小火(也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使其减慢水分的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煎煮水量

煎药时加水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药多水少会造成“煮不透,煎不尽”,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并易干糊;药少水多,虽然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但汤液的量过大,不宜病人服用。药物质地不同其吸水量有显著差别,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轻松其容积必大,吸水量多;质地坚实其容积必小,吸水量亦少。煎煮花、叶、全草类及其质地轻松的药材,其用水量大于一般用水量;煎煮矿物、贝壳类及其它质地坚实的药物,其用水量应小于一般用水量。传统经验是将药物置煎锅内,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cm为宜,第二次煎煮超过药渣1~2cm即可。

煎煮次数

实践证明,一次煎煮比多次煎煮有效成分丢失多,药物饮片厚薄或粉碎粒径适宜,一般煎煮2~3次,基本上能达到浸、提要求。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费工时和燃料,而且使煎出液中杂质增多。

煎煮时间

多数药物在煎煮前应加冷水浸泡适当时间,使药材润湿浸透,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浸出。煎煮时间应根据药物成分的性质、质地,投料量的多少,以及煎煮工艺与设备等适当增减。一般说来,解表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头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一般性药,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汤剂煎得后,应趁热滤过,尽量减少药渣中煎液的残留量。

特殊中药的处理 汤剂处方中有些药物不宜与群药同时入煎,应分别情况,区别对待。

1、先煎

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可先煎30分钟。

②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钱、商陆等,要先煎1~2小时。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

③有些植物药先煎才有效,如石斛、天竺黄、藏青果、火麻仁等。

2、后下

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玫瑰花、细辛等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

②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太黄、番泻叶等应后下。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钟入煎。

3、包煎

①花粉类药物,如松花粉、蒲黄;细小种子果实类中药,如葶苈子、菟丝子。

②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如秫米、浮小麦、车前子等在煎煮过程中易粘糊锅底焦化,故需包煎。

③附绒毛药物,如旋覆花等,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4、烊化

一些胶类或糖类药物,如阿胶、龟甲胶、鹿角胶等,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中减人汤液中烊化服用。

5、另煎

为了使一些贵重中药不浪费,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可以另煎取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6、冲服

一些难溶于水的贵重药物,如牛黄、三七、羚羊角、朱砂等宜研极细粉加入汤剂中服用,或用汤剂冲服。

7、榨汁

一些需取鲜汁应用的药物,如鲜生地、生藕、梨、韭菜、鲜姜、鲜白茅根等榨汁后,兑入汤剂中服用。竹沥亦不宜入煎,可兑入汤剂中服用。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中药有没有保质期

"在我们的传统的饮片的应用过程中明清以前保质期这个词是没有的,没有保质期,但是会通过颜色味道等关注中药的质量。按药理来说放的时间越长药效越小,不过按传统来说只要不受潮发霉变质或生虫就没事,就好比咱们种的粮食一样因为植物中草药也是从地里收获的,就拿打的麦子来说吧放上几年不发霉还是能吃一样的道理。

中药君臣佐使什么意思

君臣佐使是中药方剂的一种配伍法,其就只针对主病或者证起要治疗作用物。使药是指引导各种药物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合诸药的药物,一方之中,君药并不可缺,臣药,佐药,使药三药可酌情配置或删除。2.是佐制药,用于消除或者是减弱君药和臣药的毒性,3.是反佐药,即疾病非常危重的时候可能拒药配合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中药有哪些药材

对眼睛好的中药材主要有苍术、枸杞菊花,山萸肉熟地石斛等。中草药抗炎最好结合抗生素,抗病毒的西药,来共同治疗,这样效果才会更加理想。药食同源的食物其实有不少,其实很多在生活中都会出现,比如丁香、八角、茴香都是常用的,还有刀豆、小茴香、山药、山楂都是临床生活里边也有的,像马齿苋、乌梅、木瓜、火麻仁、白果、白扁豆、龙眼肉、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以及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