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中医治疗方法

麦粒肿的患者可使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西医两种,中医治疗麦粒肿的方法主要有耳针穴位治疗、穴位敷贴、灯火灸等,这些方法可帮助患者从根本上调理体质,可谓是标本兼治,但是患者应该找专业医生为自己治疗,以保证治疗效果。

麦粒肿在幼儿群体当中是一种高发的疾病,在发病之后患儿的眼睑部位就会出现一个如麦粒大小的脓包,并且伴随着红肿瘙痒的症状,这让常常让家长束手无策,其实麦粒肿并不是一种会影响视力的疾病,在临床当中也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使用,而麦粒肿中医治疗方法效果就是非常明显的,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两种效果比较好的方法。

1.耳针治疗:首先在治疗前取穴,所需要使用的主穴分2组。1、耳尖;2、耳甲艇、耳甲腔两个穴位。具体在使用的时候可任选一组主穴位,也可以两组穴位在治疗当中交替取用。一般采用耳尖穴刺法:应该选患侧耳尖穴,用小号消毒三棱针,快速刺入患者的穴位皮内,沿皮下向下刺入约5分深左右,半捻转3次即出针,随之左手拇指沿耳轮向上推,挤出血8~10滴,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止血。如果双眼同发病取两侧穴。

2.灯火灸:取穴为肩胛间区。具体的治疗方法是让病人反坐在一个有靠背的椅子上,然后充分的暴露背部,寻找到反应点。之后就可以使用准备好的一段灯芯草,蘸适量的香油或者是其他植物油,在点燃后对准已经找出来的反应点迅速灸灼一下,此时一般可听到“啪”的一声,表明施灸成功此为1壮。灸处可有小块灼伤,宜保持清洁。灸处一般5天左右结痂脱落,不留斑痕。每次只灸1壮。

上述的中医治疗麦粒肿的方法,患者千万不要自己随便使用,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为自己治疗,以免发生意外,同时还要注意保证眼睛局部的卫生,保持清淡饮食,少吃油腻的、热性、辛辣的食物,防止体内湿热之气增长导致症状更加严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中医治疗白发

目前没有特殊的药物,能够治疗白发,少白头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是指头发内的黑色素功能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如果症状不严重,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则需要长期的染发,平时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黑色素的食物,或者是护发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先天禀赋不足,肝肾素亏,或房事不节,损伤肾精,精不生血,血不荣发,肾不主发而变白。中医可以针灸,多吃点补肾的,头发的生长与肾气和精血的盛衰关系密切。中药汤药主要采用一些凉血补血的药,比如丹皮、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生地、黑芝麻等,经常服用会有一定的作用。遗传原因引起的少白头,中药治疗没有太好的效果。

哪些中医方法可以治疗头痛

中医治疗头痛的方法: 1.外感风寒导致的头痛,要祛风散寒。 2.对于外感风热的,要疏风清热。 3.对于肝阳上亢上蒙清窍的,要正甘潜阳。 4.对于痰浊内蕴湿邪阻络,要化痰祛湿降力。 5.对于穴瘀阻络络脉血瘀引起脉络不通,要活血通窍。 6.对于肝气郁结,郁而化热上蒙清窍的,要解郁清热。 7.对于身体虚弱,气血亏虚的,要补气养血等。

中医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是什么

中医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清代医家唐容川所著的《血证论》当中,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为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至今对于临床治疗血证还具有指导意义。针对病机证候,我们是以益气摄血为止血之纲,以滋养阴液为补血之本,以消瘀活血为宁血之要。虽然是出血性的疾病,但是血止之后从经络溢出,而未排出体外的血液又是瘀血,既与好血不相合,容易化热,形成肿块或刺痛,又容易变生他证,必须要及时地消除,以免带来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