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概述】口底多间隙感染指双侧下颌下间隙、舌下间隙及颏下间隙同时发生的广泛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筋膜间隙感染中最严重者。因致病菌和病理过程的不同分为化脓性和腐败坏死性两种。前者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
【概述】口底多间隙感染指双侧下颌下间隙、舌下间隙及颏下间隙同时发生的广泛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筋膜间隙感染中最严重者。因致病菌和病理过程的不同分为化脓性和腐败坏死性两种。前者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而后者则是以厌氧性、腐败坏死性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其感染多源自下颌牙源性感染,也可继发于颌下腺或下颌下淋巴结炎,以及口底软组织和颌骨的损伤和感染灶。【临床表现】1.化脓性下颌下、口底和颏下广泛、弥散性肿胀,自发性疼痛和压痛,局部体征与颌下、舌下、颏下间隙蜂窝织炎相似。2腐败坏死性发病急,发展快,肿胀范围非常广泛,可上至面颊部,下至胸部,皮肤红肿、变硬、发绀、有瘀斑,压迫皮肤有明显难于恢复的凹陷,皮下有气体产生,故可扪及捻发音;舌体抬高,口底丰满、膨隆,黏膜水肿,黏膜下瘀斑,舌下皱襞肿大发亮,前牙开耠,口涎外溢,语言不清,吞咽困难,严重者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3全身症状严重,高热、寒战,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诊断要点】1.局部表现下颌下、口底和颏下广泛、弥散性肿胀,压痛明显。2.病情的发展迅速,红肿范围可短期内波及颈部、上胸、面部。3.全身症状严重,发热、寒颤、烦躁或嗜睡,体温可达39-40℃以上,白细胞总数升高,核明显左移。全身抵抗力差时,体温可不升髙,但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治疗原则及方案】1.全身支持疗法由于口底多间隙感染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重,应及时掌握患者生命体征、水电解质状态及重要脏器功能,并警惕败血症及中毒性休克出现,及早给予输液,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输血和补充蛋白质。2全身给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根据化脓性和腐败坏死性感染的病原菌特点,选择药物种类,细菌药敏结果对用药有帮助)。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如有重度呼吸困难,可作气管切开。4及时进行切开引流,达到减压和排除坏死物质,减轻机体中毒目的。化脓性口底多间隙感染应在脓肿部位切开,而腐败坏死性者则应作下颌下区广泛切开,以利腐败坏死组织的及时引流;并用3%过氧化氢冲洗。5对腐败坏死性病菌感染者,有条件者,尚可在引流术后辅以高压氧治疗。专家科普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口底多间隙感染
口底多间隙感染可以通过广普抗菌药物以及脓肿切开引流、吸氧、高压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一些方式进行治疗。口底多间隙感染,起病比较急,并且病情发展比较快,患者通常双侧颌下、舌下以及颏下间隙会同时受累,甚至有可能发生呼吸道阻塞或者全身中毒,不及时进行治疗是比较危险的。
口底多间隙感染
口底多间隙感染在脓肿形成成熟时期,如果肿胀严重会造成呼吸困难的情况发生,要及时切开引流、排除脓液,缓解肿胀。更为严重的抗炎治疗后,肿胀没有缓解的情况,如果有压迫窒息的可能,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口底多间隙感染时期,炎症较为严重,多间隙感染腔内脓液较多,要及时切开引流,冲洗排脓,注意不要暴力挤压,以防感染扩散。
颌面间隙感染如何处理
颌面间隙感染它的处理是有两方面来考虑的,一个是全身的抗炎,一个是局部的治疗。首先需要先进行局部的治疗,搞清楚感染是从哪儿来的,感染的范围是在什么范围,是什么细菌造成的。如果是早期的感染可以用全身比较去对抗它,如果是感染已经形成脓肿,就必须先做及时局部的处理,可能通过手术的方法把脓肿切开把脓放出来,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局部清洗后换药,让它局部炎症得到控制。同时取出来的脓液要去做细菌的培养,搞清楚是什么菌造成的感染,然后找到对应菌,最有效的抗生素用上去,这样就是通过从全身和局部,两个渠道同时下手,保证把颌面部的感染消灭下去。
科普文章
更多口底癌手术需要几天出院
口底癌手术后1~2周左右可以出院,由于个人体质不同、术后的恢复情况不同,具体的出院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口底癌属于恶性的病变,早期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肿瘤细胞侵犯的范围比
胃底间质瘤多大为良性
对于病灶大于5个公分或者破裂出血的患者,这类肿瘤出现复发转移的概率较高,大部分作为早期癌症处理,需要口服相应的靶向药物。
舌头一吃饭就痛,一查竟是口底癌
患者老张由于进食后舌下疼痛前来就诊,由于患者老张在外院就医的时候,口底的肿块已经做了病理活检,结果为左口底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考虑到患者老张的诊断比较明确,拟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原发灶扩大切除术+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患者多次复查,原发癌均无复发或转移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