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疫苗宝宝必须打

  “我们国家审批过的疫苗,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说,目前我国的疫苗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免费向民众提供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另一种是自费的,可自愿选择。在免费疫苗中,以北京市为例,目前主要包括卡介苗、乙肝、甲肝、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麻风、麻腮风、乙脑、流脑等12种,其他地方因各种原因,可能并未全部将这些列入接种范围,但家长也不必因此担心,只要按接种册子注射就可以了。

5种疫苗宝宝必须打

  需提醒的是,凡国家列入免费接种的疫苗,最好都给孩子打,尤其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疹、乙肝这5种,因所能预防的疾病传染力强、危害严重,最好别落下。

  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

  疫苗的基本设计原理就是将病原菌制备成对身体不具伤害的药剂,但是仍保留病原菌刺激身体免疫系统的能力。身体因接种而接触到此不具伤害力的疫苗后,便会自动产生一些保护物质(例如免疫激素、抗体等)。

  通俗的说,疫苗就是使用已经去除伤害力病原菌激活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我们今后能够自动分泌阻止这种病原菌伤害的保护物质。

  婴儿初生时,体内往往还有来自妈妈的各种抵御疾病的抗体,尤其用母乳喂养者,乳汁中还含一定量的抗体。因此,婴儿在半岁内很少得传染病。6个月以后,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消退,抵抗力会逐渐减弱和消失,此时若接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孩子就容易受到传染而发病。

  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所以需要按时接种一系列的疫苗以预防疾病,以保护宝宝健康成长。

  儿童有哪些种疫苗必须打?

  首先,为宝宝接种所有国家计划免疫的疫苗,也就是五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

  其次,是计划外疫苗。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将麻风腮三联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等列入免疫规划中,因此为了让宝宝能够远离疾病的威胁,有条件的家长应尽量给宝宝接种包括免疫规划内以及规划外的所有疫苗,给宝宝的健康多加一重保障。

  目前国内计划外疫苗有麻风腮三联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乙脑疫苗和流脑A+C群疫苗等,有些疫苗分国产和进口两种,妈妈们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为宝宝选择接种。

  卡介苗:预防疾病,结核病,接种时间,出生在24小时以后,就可以接种卡介苗,最迟应该在1周岁前完成接种。

  乙肝疫苗:预防疾病,乙肝,接种时间:出生后24时内,应尽快给予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称为0、1、6方案。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预防疾病,脊髓灰质炎,接种时间:宝宝出生后满2个月、3个月、4个月各口服一次。以后18个月、4周岁时加强一次。

  百白破疫苗:预防疾病:百白破是百(百日咳)、白(白喉)、破(破伤风)三种疾病的简称,接种时间:初次免疫应在宝宝出生后3月、4月、5月龄时接种,每次接种应间隔4周,共3针,加强免疫应在出生后18-24个月龄时加强1针。

  麻疹疫苗:预防疾病,麻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出疹子,接种时间:在出生后8个月时接种第一针,18-24个月龄时再复种一针。

  大多数疫苗接种后是不会引起严重反应的,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程度不同的反应。主要的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发生过敏反应也是很少的。

  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接种疫苗前,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出现哭泣、睡眠不安等情况;孩子生病,如发热时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腹泻时不要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反应。

  还要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存在发热、患有传染病、心肾等慢性疾病、先天免疫缺陷、有过敏体质等问题,一定向提早向医务人员说清楚,以免接种疫苗给孩子增加异常反应的风险。此外,接种疫苗后,小儿出现低热、局部轻度红肿疼痛,都属正常反应,一般在2天内会自行消退。局部红肿的,可用干净毛巾热敷。但如出现持续高热,并出现严重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乙肝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乙肝5项

乙肝5项全部是阴性,表明机体内无乙肝病毒感染,但是也说明体内无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接触乙肝病毒,很容易患有乙肝。需要您及时补打乙肝疫苗,并定期检查抗体滴度。乙肝五项是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乙肝e抗体和乙肝e抗原,正常情况下五项都是阴性的,有的人因为注射过疫苗或者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会出现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现在国家已经出台法律制度,是不允许歧视乙肝患者的,您可以检查一下,结果不会影响就业。意思就是说表面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阳性说明以前接触过乙肝病毒,现在已经康复了,而且身体已经产生了保护性的抗体。如果不放心的话,也可以去医院做一个肝功能,还有病毒定量,看看是否体内还有病毒感染,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病毒抗感染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乙肝健康证

有乙肝能够办理健康证,但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是肝功能正常、自身没有不适的临床症状、乙肝病毒DNA定量呈阴性、转氨酶没有升高。虽然乙肝病毒不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但是会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传染给他人。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有健康证,也不能够从事餐饮行业。如果肝功能正常、HBV-DNA为阴性的话,是可以办理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允许乙肝病毒携带者办理健康证,所以办理健康证的时候不会检查乙肝两对半,但是会检查肝功能,肝功能与乙肝两对半是两个概念。乙肝患者如果从事的是食品行业是不能办健康证的,如果是普通行业是允许办理健康证的。建议患者要去检查肝功能,如果患者肝功能正常是不需要治疗的,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要及时用抗病毒和保肝的药物来治疗。

乙肝歧视

有乙型肝炎被人了解,被人歧视是因为别人不了解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被人拍片感染,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生活、母婴、日常生活接触如吃饭、握手、拥抱、共用生活用品等情况不会传染。评论:目前,中国约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结婚,所以你也不必为此而担忧。HBV携带者所遭受的歧视中,最严重的是就业歧视,但这是违法的,用人单位招工的话,不得以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理由拒绝录用,但从医学鉴定的角度来看,带传染性病原携带物在未治愈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管理部门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比较容易传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