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文章摘要:维持正常排尿功能需要一系列神经和肌肉相互协作,神经系统在大脑、脊柱和膀胱之间传递信息,告诉膀胱肌肉在某个时间该憋尿还是排尿。而当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不能承担“信息传递员”的工作时,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就是神经源性膀胱。那么如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防止肾盂肾炎、肾积水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其次是帮助患者改善排尿症状以减轻生活痛苦。

二、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案

1.导尿

无论是以促进储尿还是排尿为目的,间歇性导尿都能有效地治疗神经肌肉排尿功能障碍,免除了长期带导尿管甚至耻骨上膀胱造瘘的痛苦,并为进一步治疗(膀胱扩大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创造条件。

2.辅助治疗

①定时排空膀胱;

②盆底肌肉训练;

③训练“扳机点”排尿;

④男性使用外部集尿装置。

3.药物治疗

①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的药物,如M受体阻滞剂;

②治疗逼尿肌收缩无力的药物,如M受体激动剂;

③降低膀胱出口阻力的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

④增加膀胱出口阻力的药物,如α受体激动剂;

⑤减少尿液产生的药物,如去氨加压素等;

⑥其他药物。

4.膀胱训练和扩张

对尿频、尿急症状严重,无残余尿或残余量很少者可采用此法治疗。

嘱患者白天定时饮水,每小时饮200mL,将排尿间隔时间尽力延长,使膀胱容易逐步扩大。

5.膀胱起搏器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主管膀胱和排尿的神经功能紊乱,无法准确向大脑传送“开”“关”信号,大脑也就不能发出准确的指令,导致膀胱失控,出现排尿无力等一系列排尿障碍的症状。

而膀胱起搏器正是解决了这一难题,电极装置通过局麻下微创手术植入到患者的骶神经,通过持续、微弱的电流刺激调节骶神经功能,从而抑制异常信号,协调膀胱与括约肌功能,促进膀胱排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源性膀胱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为什么膀胱起搏器可以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起搏器可以调节支配膀胱的神经,通过调节神经,进一步的调节膀胱的功能。这个调节是双向的,如果调节膀胱的神经处于阈值比较低的时候,起搏器可以增加膀胱神经的兴奋性。阈值比较高的时候,又可以相对来讲降低神经的兴奋性,来导致膀胱更加稳定。 简单来说,膀胱起搏器是通过调节支配膀胱神经的敏感度来支配膀胱的功能。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症状

它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部胀满,但无尿意或膀胱充盈至一定程度时,或排尿结束还会出现溢出少量尿液或者是有尿急、尿频、夜尿、遗尿、甚至下肢足畸形、以及出现步态异常等症状。小儿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脊髓各部分发育不良、脊髓肿瘤、椎体骨髓炎、手术、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孩子的中枢或神经受到部分或完全的损害,而出现膀胱、尿道贮尿或排尿功能障碍。对于此病的治疗以选择个性化综合治疗为主,可以缓解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挂什么科?

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应该挂泌尿外科,糖尿病引起神经源性膀胱主要就是糖尿病,没有有效的控制,引起糖尿病,神经末梢的病变,导致膀胱的控尿功能有异常。建议您现在这种情况可以选择保守治疗的方式,挂神经内科或者是泌尿外科都是可以的,可以选择留置尿管来解决这种尿潴留的现象。一般来说,神经源性膀胱是挂泌尿外科,因为神经源性膀胱是泌尿外科的一个基础疾病,什么原因可以引起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往往是由于神经系统的一些病变所引起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排尿费力等这样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