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肛窍保健按摩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经常大便秘结不畅,会导致浊气上扰而产生头昏脑胀,甚至出现咽痛牙疼;还会导致积滞内停而食少腹胀,以及肛门郁血产生痔疮、肛裂等。此外,长期便秘还可诱发肠癌、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等。总之,大便秘结,轻者致病,重则丧身。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保持大便排泄的通畅,是维持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肛窍周围布有很多窍穴(长强、会阴等)和奇穴(淋泉、腰奇等)。按摩肛窍,具有益气补肾,通便止泻的作用。能防治脱肛、便秘、腹泻、痔疮、便血、腰骶疼痛等病症。坚持作肛窍按摩,能促进肛周围血液循环,保持大便正常,以防衰延年。下面推荐8种肛窍保健按摩的操作方法:1、勾会阴弯曲一手中指,以中指指端勾按并揉动会阴(外生殖器后方与肛门前方的部位,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20~30次。具有勾通任督,调和阴阳、补益脾肾的作用。2、揉长强用一手中指指端按揉尾骨端长强穴(尾骨尖下0.5寸,尾骨尖端与肛门的中点)20~30次。具有通便止泻的作用。3、点腰奇用一手中指指端点叩长强穴上2寸处的腰奇穴(在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中)10~20次。点叩此穴不仅可用于治疗便秘,而且对头痛、失眠、癫痫等有一定治疗作用。4、推尾椎食、中指并拢,自长强穴沿尾骶骨直向上推至腰椎,具有止泻作用;若从上向下推至长强穴,具有清热通便的作用。每次推50~100次。5、顶淋泉用一手食指、中指指端分别顶住两侧淋泉穴(在后正中线,尾骨尖端上1寸,再旁开各0.5寸处),逐渐向上用力顶压1~2分钟。具有疏通气血,防止痔疮、肛裂的作用。6、擦肛窍一侧手指自然并拢,伸直,用掌面着力,紧贴肛门部进行自后向前直线往返摩擦,以擦热为度。两手交替进行,可反复数次。7、提肛窍古人认为“肛宜常提”,即每天用内在之力,升提肛门,一收一降,将肛门括肌收缩数十次。具有益气升提,流通肛周气血的作用。能防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等。8、震肛窍用一手空拳或虚掌拍击肛门外部,或以两手轮流拍击,力度由轻到重,拍击20~30次。具有增液通便的作用。肛窍按摩前、后均需清洗双手。一般每日进行1次,若用于治疗可增加到每日2~3次。

腹泻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渗透性腹泻

同时也要注意饮食习惯,注意多喝温水,要注意食品的卫生,像生冷的或者盐腌后的食物尽量不要吃,出现渗透性腹泻要及时治疗,不然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比如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可以服用止泻药来进行对症治疗或者辅助治疗,比如抑制肠蠕动的药物苯乙哌啶,舒丽启能等。渗透性腹泻:①大便量低于每日1升;②停止或显著减轻;渗透性腹泻其特点是:①大便量低于每日1升;

秋季腹泻与普通腹泻

秋季腹泻好发于9月到第2年的3月,以10月到12月为流行高峰,所以称之为秋季腹泻,好发于6个月到24个月的婴儿。秋季腹泻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水样便,大便次数、量、水份均明显增加,甚至每天达到十次以上,部分患儿可有精神不振,有的还伴有高热。严重者可以出现脱水的症状,可以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更严重者的患者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心肌炎等并发症。

过敏性腹泻

过敏性的腹泻一般情况下可能会在一周或者是两周左右会完全的恢复,不过具体的和个人的身体情况以及治疗的方式也是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建议是可以采取一些抗过敏类的药物进行治疗,适当的也是可以服用一些激素类或者是抗生素类的药物,平时的时候应该多加注意好自己的身体情况,尽量的是不要吃一些容易刺激和过敏的食物。坚持使用药物还要注意适当的喝一些温开水,因为腹泻很有可能会导致身体脱水。大多数患者患有该疾病的时候,自己不要胡乱用药,建议患者到正规的医院检查,谨遵医嘱用药。过敏性腹泻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14周岁的患者,最早可在2个月左右就出现症状,主要症状就是腹泻,呈现烂便或者暴发性水样便,可带有粘液和血;饮食要忌食油腻,忌食牛奶,羊奶,和蔗糖,不要盲目使用止泻药,忌用氯霉素,忌吃生大蒜,同时要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