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从舌头识出脂肪肝

脂肪肝从舌觉可辨别

中医认为主要包括舌味觉改变及舌部的冷、热、痛、痒等异常感觉,从舌觉异常辨病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一、舌甘

自觉舌上有甜味,共治29例,均经血脂及b超确诊。临床多有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恶心,面色淡黄,或便溏不爽,身体困倦,舌白腻或厚,脉缓或濡,但亦有症状不明显,仅舌感甜味者。舌甘甜多为湿浊上泛,与脾关系密切。脾喜燥恶湿,湿易困脾,气机被阻,血脂失于正常运化,积于血中为痰为瘀,痹阻于肝,发为脂肪肝。

二、舌苦

自觉舌有苦味,共诊36例,均为血脂偏高及b超证实为脂肪肝者。临床多有腹胀胁痛,眩晕耳鸣,或大便秘结,咽干口燥,舌白腻或黄腻,脉弦滑,但多数仅有口苦便秘,余症缺失。盖苦为胆味,与肝之疏泄有关;苦属火,火盛则口苦。《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灵枢?胀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

三、舌辛

自觉舌上有辣味,或麻辣或腥味,临床少见,诊治4例,均由血脂与b超确诊。以心胆不宁,无形气火夹痰浊为主,符合脂肪肝发病机理。《通俗伤寒论》:“口辛者,肺热入胃”,朱丹溪说:“肺热口辛,宜甘桔汤、泻白散”。临床见脘腹痞满,胸闷气短,或痰涎壅盛,不能平卧,甚则面目浮肿,大便不实,舌质暗苔薄腻,脉弦滑。

四、舌淡

口中自觉无味,即味觉减退,或味觉迟钝不敏锐,多与脾胃失于健运有关。《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中医临证备要?口唇症状》云:“口淡无味,饮食不香”。临床常见胁腹胀满,食欲不振,或吐或泻,四肢倦怠,嗳气时作,舌白或腻,脉缓或细弱,共诊31例,均经血脂及b超检查确诊。

五、舌酸

自觉舌上及口中时有酸味,但无酸水泛出,共诊治18例,均由血脂和b超确诊。多由脾运失常,食滞不化,或暴食伤脾,食积肠胃,肝脾不和,浊气上泛所致。虞抟《医学正传》说:“亦有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肝胃不和,气滞湿阻,痰停血瘀,痹阻肝络,故见脘腹时痛,胁胀欲呕,嗳气嘈杂,大便不调或腹痛下利秽浊,舌厚腻或黄,脉弦滑或沉实。

脂肪肝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脂肪肝和轻度脂肪肝的区别

在临床上,轻度脂肪肝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于体检时,行腹部b超才能发现,当患者出现明显的脂肪肝症状时,如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恶心呕吐,腹胀,黄疸,则提示中、重度脂肪肝的可能性大。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25%,称为重度脂肪肝。可以检测肝脏内脂肪细胞重量占肝脏重量的百分比而定,当脂肪细胞的重量达到肝脏重量的5%到10%,称为轻度脂肪肝;

重度脂肪肝一日三餐

首先我们知道对于脂肪肝的患者:第一、是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每天摄入的能量不要太高,对于从事轻度的活动,而且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人群来说,每天提供一百二十千卡每公斤的能量就可以,防止体重增加而加重脂肪的堆积。第二、就是给予适量的脂肪。脂肪肝的患者也需要补充适量的脂肪,而且必需脂肪酸参与磷脂的合成,这样可以使脂肪顺利地从肝脏运出,对脂肪肝的患者是比较有利。第三、提高蛋白质的质和量。蛋白质对于合成酯蛋白是比较有利,可以清除患者体内所积存的脂肪,有利于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第四、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果迟迟不能及时的补充维生素可能导致患者维生素缺乏,影响身体健康。第五、就是脂肪肝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尽量少吃或不吃糖类的食物,以免糖类转化为脂肪。第六、禁酒。少吃刺激性的食物。第七、要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

脂肪肝的治疗很难吗

脂肪肝的治疗很难吗,脂肪肝的治疗,就是说比较难在这个地方,首先这个医患之间要建立一个很好的信任,我觉得这样一种关系,而且脂肪肝的疗效短期之内不太容易看到,所以说很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这种专业的指导,包括情绪的一种鼓励,遇见困难问题的时候,跟他共同的一种克服,这个有时候很重要。脂肪肝的指导我觉着确实,有时候我们也在想,应该是需要有患者本人家庭,然后营养师,健身教练,医师,应该需要这么一个团队的一种支持。实际上目前看,这个脂肪肝的治疗,有时候还是比较难的。门诊上的几个成功的患者,实际上都是跟我之间的这种个人的信任关系非常好。第二个能够严格执行医嘱,有一定的毅力和决心。第三个我指导可能比较到位,他们觉着是有效的,然后能够看到,不断地看到效果之后,不断地去激励他自己,不断能看见成绩获得激励,然后不断获得成果,就是说医师对脂肪肝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