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同性恋在人们的眼中总是被看为不正常的,或遭到鄙视或遭到唾弃,同性恋的性别取向可以校正吗?他们的归宿又将在哪里?
为什么人们总是称同性恋者是不正常的?
因为同性恋者违背了一个非常落后的认识,这种落后的认识就是性应该服从于生育。把无知当做纯洁,把愚昧当做德行,把偏见当做原则。落后,这就叫做落后,是大众性文明的落后。另外由于大众难以接受同性恋的性行为,以及同性恋等同于淫乱或者艾滋病的想法使大家很反感同性恋。
同性恋这种性取向,是不是可以校正的?
校正或者说是治疗,是基于一种想法,这种想法就是同性恋是错误的。据近百年来的科学研究,同性恋是先天基因决定的,与道德毫无关系。2001年4月,我国新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也将同性恋从疾病分类中剔除,这就意味着,同性恋不再是一种疾病。
同性恋≠艾滋病,但却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中国卫生部门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调查显示,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约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至4%,按此估算,中国有500万至1000万男性同性恋者。而根据卫生部去年底公布的数字,中国男同性艾者的艾滋病感染率约达1.35%。这一数字要比普通人群的感染率高将近二十倍。
张北川的科研调查发现,有89%的同性爱者,他们曾经和正在希望,只有一个固定的伴侣。但是在社会文化的禁忌面前,大多数同性恋者游走于边缘地带。他们的交友方式一般是通过公厕、专门的同性恋酒吧、浴池和网络。同性恋群体相对频繁更换伴侣的原因是因为很难找到真正的爱人。他们不可能像异性恋那样有朋友介绍,有饭局,见面的认识的方式很多,他们只有一种:网络,他们通过很少很少的圈子朋友介绍的,认识新的同志的机会很少,就是说同志寻找到适合的另外一半的几率肯定更低一些。
社会等的压力,他们经常和陌生人发生性关系,对于同性爱者来说和陌生人发生关系有巨大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安全。你也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两个人完了关系,大家互相都不认识,但是他在健康上是最不安全的。由于男同性恋间的插入性性行为非常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的充血损伤,精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可通过破损黏膜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
马斯洛心理学第一就是讲的生理需求,第二才讲的安全需求,然后才有什么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爱的需求。
处在边缘,但不希望被歧视
同性恋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在中国古书上也有断袖之癖的记载。历史上大量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哲学家都是同性恋者,象苏格拉底、柏拉图、米开朗基罗、毛姆、惠特曼......优秀的同性恋名人数不胜数。但是,因为与传统的社会习俗相悖,直到今天,同性恋群体依然是一个被极其边缘化的群体,经常视作异类,不被主流社会接纳。
同性恋的归宿
由于传统社会的认知障碍,中国的男同性恋中有90%在社会和舆论的压力下选择了婚姻,而他们的配偶大多数对此一无所知。
中国是一个崇尚生育文化的民族,绝大多数同性恋已经结婚,或者是准备结婚,或者是将来会结婚,结婚以后,并没有减少他们和同性间的性行为,包括一些异性恋也有同性性行为,张北川教授做了一个调查,平均一个同性恋或者是双性恋和五个异性恋的男性有性接触。这意味着同性恋他们的疾病,在他们当中蔓延的疾病也可以通过异性恋和他们的妻子,向普通人群蔓延。
认识同性恋之后,对于高校中的同性恋者应该做到的是什么?
态度是别人的,如果你现在无法改变,那么就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们证明,你,同样优秀!希望每个同性恋者自尊自爱,注意保护好自己,爱情虽可贵,生命价更高。不论性别取向是什么,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