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久拖不治成肺炎 教妈妈四点识真伪

肺炎是一种下呼吸道的炎症疾病,多在感冒的基础上发病。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父母一定要多加小心,慎防宝宝患上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多发于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是威胁宝宝健康的常见病。

小儿肺炎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为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家长必须学会如何识别小儿肺炎。小儿肺炎的症状与感冒有点类似,可是当宝宝出现以下表现时,妈妈可要怀疑宝宝不是简单的感冒了,有必须立即请求医生的帮助,以防万一。

1、咳嗽时呼吸困难,并带有痰、气喘、气促,咳嗽程度较重。所谓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紫,提示病情严重,切不可拖延。

2、小儿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

3、饮食显著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

4、睡眠质量不高,多睡易醒,爱哭闹;夜里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

当妈妈怀疑小儿得了肺炎后,应立刻求医,以免由于拖延时间而使病情恶化。

对于小儿肺炎,我们除了要学会及早发现,及时求医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日常的预防。日常的小病小痛如果不注意,集聚就了变化成了大病。小儿肺炎很多时候也是由于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不注意而间接引发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日常我们能如何通过家居护理来防治小儿肺炎。

1、环境最重要:居室环境要安静、整洁,室内每1小时通风换气一次,保证空气清新;室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相对湿度以60%为宜。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就难以保证适度的湿度。远离高危人群 肺炎盛行期不要带宝宝到公共场所,让宝宝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尤其是体质较差的宝宝需尽量避免。

2、饮食要注意:加强呵护妈妈应加强护理常识,了解宝宝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及时添加辅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宝宝在起病初胃口不好,可以给予流质饮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菜水、果汁等;待宝宝病情好转后,应给以粥、面等食物。此外,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A、D,复合维生素B等,同时补充钙剂。

3、拍背排痰:当宝宝咳嗽排不出痰液时,妈妈可给宝宝拍背,不要让痰集聚,最好引发肺炎。帮宝宝拍痰的方法是:宝宝趴在妈妈的大腿上,妈妈把手握成空心状,一下一下,有节奏地拍打宝宝的背部,动作不宜过重。拍左侧时,让宝宝右侧卧位,拍右侧时,让宝宝左侧卧位。

4、慎用镇咳药:肺炎宝宝咳嗽再所难免,通过咳嗽可以将体内的分泌物和病菌排出体外,对呼吸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如果盲目使用镇咳药,痰液无法排出,会加重肺炎。只能用于剧烈干咳。妈妈可以用祛痰药使痰变稀且黏稠度降低,容易咳出,以减轻咳嗽症状。

5、母乳喂养利于肺炎预防:母乳喂养据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儿童医院的一项研究,接受全母乳喂养6个月,有助于宝宝免遭呼吸道疾病侵袭。这与接受全母乳喂养时间达6个月的宝宝相比,仅接受4个月全母乳喂养的宝宝患上肺炎的危险性更高。

肺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表现

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一半以上。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是发绀,患侧胸痛比较常见,咳嗽频繁,最初的时候是干咳,然后两到三天以后会咳出少量的粘稠痰液,典型的这一个肺炎痰液的颜色是铁锈色,然后逐渐变为脓性,可有口唇孢疹的出现,肺部病变部位可发现清浊音,血项当中白细胞增多、核左移和中毒性颗粒。而有些人起病急剧,突发畏寒、高热,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以升至39-40℃,同时有咳嗽、咳痰伴有胸痛,并且出现全身症状,比如精神萎靡、食欲减退。

支原体肺炎和肺炎区别

狭义上讲,肺炎是指肺泡、远端气道和肺间质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是由于细菌、病毒或者其它致病微生物感染所引起,其中以细菌和病毒最为常见。支原体肺炎主要临床表现是咳嗽、干咳居多,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容易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爆发流行,可以通过飞沫或者直接接触传播。

支原体肺炎和肺炎区别

从症状学角度讲,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干咳,可以有一种低烧或者是中等度热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呼吸衰竭。支原体肺炎和新冠肺炎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两者的致病原不一样。而新冠肺炎病人表现为咳嗽、高热、患者极易出现呼吸衰竭,而出现生命危险,两者的预后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