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
主要为尿沉渣异常和肾功能下降。典型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尿检特点为含嗜酸细胞的白细胞尿、镜下血尿、小至中等量蛋白尿(尿蛋白多小于1g/d,很少超过2g/d);外周血嗜酸细胞比例升高,可伴IgE升高,可伴酸碱、电解质紊乱。肾小管功能异常根据累及小管的部位及程度不同而表现不同,可有肾性糖尿、肾小管酸中毒、低渗尿、Fanconi综合征等。感染者可找到相应病原学依据,特发性间质性肾炎可有贫血、嗜酸细胞增多、血沉快、CRP及球蛋白升高。
影像学检查
B超可显示肾脏呈正常大小或体积增大,皮质回声增强,但这些表现并非急性间质性肾炎所独有,因此B超对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并非特异性。
病理学检查
为急性间质性肾炎诊断的金标准。除感染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外,其他类型均应积极行肾穿刺,以区别肾间质浸润细胞的类型及纤维化程度,从而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后预后的判断。
急性间质性肾炎病理的特征性表现是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可伴有局灶分布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间质水肿及纤维化。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肾小球及血管病变大多轻微。
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突出表现为间质弥漫炎细胞浸润伴间质水肿。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浸润细胞常呈片状分布,病初主要位于皮髓交界处,在严重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见浸润细胞弥漫分布。浸润细胞主要为T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可伴有浆细胞、嗜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些特殊病例中,在间质或破坏的小管周围可见肉芽肿样病变。
不同原因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浸润细胞的种类有所差别,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以CD4+细胞为主;西咪替丁及NSAIDs患者中CD8+细胞多于CD4+细胞。超过50%的患者肾组织内巨噬细胞为CD14+细胞,肉芽肿以CD4+细胞及巨噬细胞为主。
药物过敏性间质肾炎伴较多嗜酸细胞浸润,还可见嗜酸细胞性小管炎。感染相关性急性间质肾炎间质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此时小管炎的浸润细胞多为中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