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刮宫

两年前,一位王姓女患者闭经近半年,年龄约50岁左右,因阴道有少许血性分泌物,怕是怀孕流产来医院检查。医生询问病史并进行妇科检查,发现少许血来自宫腔,就立即作了宫颈刮片和尿妊娠试验。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尿妊娠试验阴性就排除了怀孕流产。由于血来自宫腔,为排除宫腔内肿瘤等病变,建议行分段诊断性刮宫,即从宫颈管内及宫腔内刮一些组织送病理检验,以便明确出血的原因。

患者一听说要“刮宫”,当即表示不同意,怎么解释也不行,认为她身体好好的,吃得下,睡得着,不会长癌。最后只肯先做B超检查。由于怕医师再劝她接受诊断性刮宫,干脆B超也不做就回家去了。回家后又有类似阴道出血多次。后因阴道出血频繁,量也有所增多,方由其女儿送来医院,勉强同意接受诊断性刮宫。结果证实是患了子宫内膜癌,而且已经侵犯宫颈管。虽然进行了手术等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倘若首次就诊时就接受诊断性刮宫,早期诊断和治疗,治疗的效果就比现在要好。

其实,诊断性刮宫和人工流产不同,只是用刮匙轻轻搔刮子宫腔四壁,将刮出来的组织送病理检验,就可以明确患了什么病。这对及时制订治疗方案,争取较好的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而人工流产是将负压管放进宫腔内,利用负压吸去妊娠产物。诊断性刮宫术的痛苦也明显轻于人流术,病人通常只感到下腹隐痛、酸胀等不适。

诊断性刮宫是妇科一项常用的、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妇女,诊断性刮宫可排除或确诊子宫腔内及宫颈管内癌肿。而对于月经不调的病人,通过诊断性刮宫后对子宫内膜的病理检查,可了解体内生殖内分泌的异常变化,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药物的选择和治疗的效果。

更多子宫内膜癌问题,请点击→
子宫内膜癌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子宫内膜癌是如何分期

子宫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是手术病理分期,0期就是原位癌,一期就是侵犯到子宫体,一期根据癌灶的浸润深度了,又分为1A1B和1C。1A期的主要就是没有侵及肌层,1B期了浸润肌层小于二分之一,1C期是浸润肌层大于二分之一层。二期主要就是癌灶超出宫体,侵及宫颈,那么2A期就是侵及宫颈的黏膜和腺体,2B期就是侵及宫颈的间质层。三期了又分3B和3C,3A是指癌灶侵及了附件,在腹水和腹腔冲洗液中找见癌细胞,那么3B了就是指侵及阴道壁,那么3C就是指盆腔的脏器或者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转移。四期主要就是侵犯了膀胱和直肠的黏膜。

子宫内膜癌能治愈吗

子宫内膜癌我们不能简单的说能不能治愈。因为涉及到癌症主要参考的就是5年存活率。对于子宫内膜癌,如果是能够早期发现内膜癌,如果早期癌灶只局限于子宫腔内,没有基层侵润,这种早期内膜癌及早治疗基本上可达到临床治愈。但决定5年生存率的因素很多。比如:越早发现肿瘤的期别就越早,如果发现晚了后,如果肿瘤已经跑出到子宫以外了,已经有全身其他器官的转移了,这时治疗效果就较差了。

子宫内膜癌与哪些因素相关

子宫内膜癌作为妇科常见的四大恶性肿瘤,和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关的因素,首先就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失衡,而造成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比如说绝经过晚的女性,比如说怀孕次数过少的女性,她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都会有增高的趋势,第二个因素和家族史有关,第三个原因和肥胖有关,体内脂肪过高,在代谢过程中可以造成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比如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