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提出“运用超声实现人类无创手术”的设想;不曾想到,半个多世纪后,是中国重庆人自主研发了这项技术,给人类带来福音——
海扶超声聚焦刀发展历程
1988年,海扶最初的科研团队开始探索“超声对胚胎的生物学效应”,正式提出“超声终止早孕”。
1988-1997年,海扶团队潜心研制的世界首台从体外治疗体内肿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国家“九五”攻关项目支持。
1997年11月3日,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前来视察,在他的支持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加快了上临床的步伐。
1999年1月6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HIFU肿瘤中心正式挂牌营业,对外收治病人;
2000年9月13日,由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成果汇报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海扶公司携世界首例保肢、保乳患者出席会议。
2001年,海扶超声聚焦刀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这是整个23项技术发明奖励中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唯一的获奖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医疗器械行业的最高奖项。
2002年,海扶超声聚焦刀正式出口英国牛津大学,落户丘吉尔医院,BBC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首次出口西方发达国家。
2004年海扶通过KFDA(韩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正式获得韩国市场准入资格。
2005年3月,由国家卫生部牵头拟定的首个专门针对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的法规性医疗文件——《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临床应用指南(试行)》正式发布。这是国际该领域首次公布,中国成为标准制定者。
2006年5月22日,德国西门子在全球考察3年半后选择与海扶公司技术合作,放弃对该项技术长达8年的自主开发,将自己的市场与海扶共享。
2007年4月18日,王智彪教授应邀作为评委和颁奖嘉宾出席了由欧洲专利局(EPO)与欧盟委员会共同举办,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二届欧洲发明家年度奖。王智彪教授作为唯一来自亚洲地区的评委和颁奖嘉宾出席。德国总理默克尔作为欧盟主席出席了此次论坛,她强
调说:“知识产权领域出现了新的玩家,比如说,中国。”
2008年10月28日重医教授王智彪荣获何梁何利基金2008年度奖。
2008年11月5日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在重庆市副市长谢小军、卫生局局长屈谦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重医大海扶肿瘤治疗中心及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见证了超声消融技术无创治疗子宫肌瘤手术的成功应用,称道:“看到中国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的希望,三甲医院就是要做这样的事情,大型医院就是要涉足这样的自主创新项目,包括药物、仪器、医疗设备的创新。”
海扶超声聚焦刀落户谁家?
1998年首台聚焦超声治疗系统落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创了世界首家海扶中心的先河。至此之后,全国各地各大医院也先后购买了海扶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成立了海扶中心,包括北京301、307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深圳肿瘤医院、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重医附一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等国内四十多家知名综合性医院。
迄今HIFU系列设备已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日本、韩国、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家医院应用,甚至被纳入规则非常严苛的韩国医保体系。全球已有4万余肿瘤患者、80多非肿瘤患者受益于海扶技术。
HIFU技术是什么?
HIFU是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ultrasound)的英文缩写,是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不开刀、不穿刺)的无创治疗实体肿瘤的局部物理治疗手段,是利用超声波将能量聚集到足够的强度,可以达到瞬间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科逐渐纤维化或被吸收。整个治疗过程无创伤、不出血、真正实现从体外治疗体内的肿瘤,杀灭肿瘤组织。
HIFU在国内外临床运用状况
国际应用:
意大利欧洲癌症中心:设备2台,以子宫肌瘤、乳腺癌治疗为主,在保留器官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心成立于07年1月,子宫肌瘤海扶治疗已进入欧洲国家医保,并进入规范化治疗流程,成为子宫肌瘤保子宫治疗的方式之一;
英国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的设备是02年海扶出口的第一台设备,成功应用于肾癌、肝癌的治疗5年后,现已引进第2台设备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
日本横滨ClinicaE.T医院是小肝癌PEI(经皮穿刺酒精瘤内注射)治疗的全球首创,该院海扶中心于2000年成立,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无创治疗的同时,取得了与手术治疗同等的临床效果,
俄罗斯中央银行医院在2008年年初引进该技术,因临床效果得到医生的充分肯定,于2008年10月,俄罗斯国家外科中心医院也相继引进第二台设备;
国内应用: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以肝癌、胰腺癌、子宫肌瘤治疗为主,年治疗病人达700例以上;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肝癌、胰腺癌、腹膜后肿瘤治疗为主,年治疗病人500例以上;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以肝癌、胰腺癌、子宫肌瘤治疗为主,特别是胰腺癌海扶治疗已进入该院消化医院胰腺癌规范化治疗流程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二医院是较早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医院之一,在各种实体肿瘤的海扶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仅2008年就已获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得到上千万的科研经费,带动了院内相关科室的学科发展,如外科、肿瘤、妇科及影像科室等;
明年海扶技术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陆续开展临床应用;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的海扶新貌!
因海扶技术近年来设备的改进和在国内外临床上的成功应用,为了加强海扶超声聚集治疗在我院的临床应用,使其达到国内外同等水平,在国家超声医疗工程中心与重医附一院的大力支持下,对JC型设备进行了整机的升级换代并购置新一代JC200治疗设备,将治疗适应症从原来的肝癌、胰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扩大到对子宫肌瘤、腺肌病、乳腺纤维瘤等良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