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引发白内障

59岁的李阿姨近年来发现视力越来越模糊,到眼科医院检查后发现罹患了白内障,今年其老妈因糖尿病在医院住院,于是李阿姨也顺便查了一下血糖,早餐后和晚餐后血糖都在12mmol/L以上,确诊也患了糖尿病,而且,她的眼病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那么,糖尿病引发白内障,是什么原因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者体内某些酶(如半乳糖激酶)的活性降低,血糖浓度增高,导致眼内房水的渗透压增高,晶体纤维肿胀,进而断裂、崩解,最终导致晶体混浊。

白内障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从症状上看,有什么区别呢?白内障早期会出现视力逐渐下降、视力模糊、色调改变、怕光等症状。糖尿病性白内障最典型的症状是在白内障形成之前,血糖浓度升高,变为近视;血糖浓度降低后,又会变正常。因此,患者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值得警惕的是,白内障在早期不会有任何征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视物模糊、色觉改变、对日光或灯光感觉过度刺眼、频繁更换眼镜、复视、远视眼患者的近视力短期内反而提高等。所以,患者当出现视力问题时,一定要去看眼科医生,做些相应的检查,弄清楚自己是哪一类眼病。

糖尿病性白内障可分为两类:一是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主要由晶状体的渗透性水分过多所致,临床比较少见,其多发生于青少年严重糖尿病患者。二是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在糖尿病患者中比非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年龄也较早。

目前,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有两种方法:一是控制糖尿病。二是手术治疗。如果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建议先做激光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一旦成熟,应选择手术。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这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手术过程只有十多分钟,就可祛除白内障,使视力迅速得到提升。

目前糖尿病性白内障,尤其是先天性半乳糖激酶缺乏所致的白内障,它的发生机理比较清楚,如早期发现,治疗较有效。(作者为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白内障专科副主任医师)

白内障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白内障用药

一般常用的眼药水主要是白内停,卡林优,还有麝珠明目眼药水,用这些眼药水来延缓白内障发展的速度,但是目前任何药物都没有逆转白内障的功能,也没有任何眼药水可以治愈白内障。目前国际上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治愈白内障,只能有一些药水可以延缓白内障的发展。白内障药物治疗方面,没有特别明显有效的药物。

白内障用药

在白内障发病的早期往往可以用一下缓解病情的滴眼液,现在用的比较多的就是谷胱甘肽滴眼液,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这些对于病情的缓解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无法根治白内障。如果达到了手术的适应症,并且在安全范围之内,最好还是尽快的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往往能够根治白内障。出现白内障之后千万不要大意,即使是在发病的早期也应该定期去医院复查,因为有时候病情进展会非常的快。如果出现了视力的明显下降,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5,最好还是尽快的进行手术治疗,很多人做完手术之后当天视力就能达到1.0以上,效果还是不错的。千万不要等到完全失明之后再做手术,这样手术的难度手术的风险都会增加。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白内障用药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等营养比较均衡的新鲜食物,在药物方面,临床上也有一部分的药物,但不是治疗白内障,只能是延缓白内障的进展,比如说在临床上常用的白内停、卡林优、麝珠明目等等的药物。但是不要认为用了药物之后白内障就能恢复,这是不可能的,用药的目的主要是抑制延缓它的进展,如果是说白内障发展到程度比较重,严重影响视力的程度,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白内障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太好,在预防方面能主要应该注意防紫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