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哮和喘二者有别

哮和喘实际上是两种症候。

哮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声喘疾患,以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音(其声音有的像水鸡声,有的像笛音)为主症,这是由于痰气充阻,闭塞气道所致;喘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为主症,是由于风寒痰浊壅塞肺气,或由于肾虚不能纳气,致使肺气上逆而为喘。哮证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现,而且哮必兼喘,所以一般通称为“哮喘”。

在金元以前的中医着作中,对喘证与哮证多不加区别,统在“喘促门”中予以论述。后人通过不断实践,逐渐将二者加以区分,其要点是:喘证呼吸急促困难,甚至张口抬肩,喉间无哮鸣音,多并发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哮证在呼吸急促困难的同时,喉间必有哮鸣音,病有宿根,为一种发作性疾病。根据上述特点,可以明白二者的区别是: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二者的关系是:喘不兼哮,哮必兼喘,故一般统称哮喘。

专家说:哮喘的病位在肺,主要病因为痰,病久反复发作可导致脾肾阳虚。由于脏气不足,易受外邪侵袭,如因气候环境的转变,感受寒热之外邪,或接触导师物异味,而诱发本病,其病因不外乎内在因素作用于内在因素的结果,内在因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的失调。

肺为清肃之脏,小儿卫外功能不固,易感外邪,邪疾于肺,肺失清肃,则气不化津聚而为痰,痰阻肺络则气机不利,痰随之逆而致气喘痰鸣,所谓“无痰不成哮”,故急性发作期的病位主要在肺。

小儿“脾常不足”,脾虚则运化失职,从而湿聚为痰,所谓“脾为生痰之源”,如脾气不受痰饮内留,若再遇饮食之份,或遭时令风寒之邪,引动伏痰则哮喘再废发作。

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为气炎根,呼气在肺,吸气在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气出于肺而本于肾”之说,所比哮喘发作与肾的关第最为密切,由于小儿肾气未实,藏精不足,加之肺气娇弱,卫外不固,遇秋冬气候聚变时,哮喘容易反复发作。

哮鸣和喘鸣音的区分:

1)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喘鸣、吸气时胸骨、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三凹征。常见于喉、气管狭窄,如炎症、水肿、异物和肿瘤等。

2)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有哮鸣音,见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病。

由于中医对哮喘的研究已经源远流长,所以中医治疗哮喘也有着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外埋内疏”综合疗法就是综合的运用中医的辩证施治的方法,是中医药精华的总结。也彻底改变了哮喘、气管炎治疗的统一的传统疗法,实现了哮喘针对病因治疗的新篇章。同是也充分的考虑到哮喘、气管炎患者的地域性、时节性,实现了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哮喘治疗的创新。

哮喘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变异性哮喘和哮喘区别

主要的区别在于症状主要表现为刺激性的干咳,夜咳比较明显,常在接触冷空气、刺激性气体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以后,咳嗽会有明显的加重或者是发作。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患者,常没有喘息、气促等,典型的哮喘症状。

变异性哮喘和哮喘区别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咳嗽为唯一的主要症状,并没有喘息气急等典型的哮喘症状,咳嗽特点是持续时间长,以干咳为主,少痰,并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油烟,冷空气刺激。典型的哮喘是指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与接触变异源冷空气有关,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的或弥漫性的哮鸣音。一般的止咳药物,或抗生素治疗无效,但是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或吸入型的糖皮质激素,则对咳嗽有效果。

重度哮喘

重度哮喘表现为在数分钟内患者就可以出现发作性的伴有哮鸣音的呼气相的呼吸困难,如果持续加重,气管及支气管闭塞,肺部没有有效的通气,哮鸣音反而会减弱或消失,表现为沉默肺,是病情危重的表现。此时患者可以出现颜面部、口唇及甲床发绀、心动过速、焦虑、烦躁、大汗淋漓,甚至嗜睡、意识模糊。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有哮喘的疾病,就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也要做好预防哮喘的发生,尽量避免接触冷空气,也要避免出现受凉感冒的情况。如果是严重的哮喘,除了给患者使用药物治疗以外,还需要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进行治疗。很多支气管哮喘患者之所以非常严重,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是因为他们没有进行规范治疗,或者治疗后没有规律随访,不能使用正确方法控制哮喘,所以才出现哮喘比较严重。支气管哮喘应规范吸入药物,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90%以上的患者都能很好地控制,真正严重到危及生命的哮喘可能只有少部分。